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中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第11条是什么

中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第11条是什么

2022-09-11 08:2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宁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11回复

专业分析:

拟设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在筹建事项完成后,筹备组负责人应当向拟设机构所在地中国XX派出机构提出开业前验收。拟设机构所在地中国XX派出机构应当在10日内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应当发给验收合格意见书。验收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可以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10日后向拟设机构所在地中国XX派出机构提出复验。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银行违反信用卡管理条例57条不向中国人民银行报批信用卡章程、报送备案材料和业务报表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l万元至10万元罚款。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银行违反信用卡管理条例57条不向中国人民银行报批信用卡章程、报送备案材料和业务报表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l万元至10万元罚款。

律师普法更多>>
  • 商业银行管理办法第70条规定什么
    商业银行管理办法第70条规定什么

    商业银行管理办法第70条规定:商业银行其它资产的风险权重为100%。

    2020.06.04 4,941
  • 什么是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
    什么是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的内容是:赔偿请求人申请支付国家赔偿费用的,应当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与申请有关的生效判决书、复议决定书、赔偿决定书或者调解书以及赔偿请求人的身份证明。赔偿请求人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委托他人代书。

    2020.08.15 135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条规定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条规定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条规定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2020.04.24 1,322
专业问答更多>>
  • 中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第39条有什么规定

    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从事人民币同业借款业务。

    2022-09-11 15,340
  • 外资银行中国管理条例1

    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因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自愿或者应其要求申请破产,或者因解散而清算,清算组在清理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财产不足清偿债务须申请破产的,经中

    2022-09-11 15,340
  • 中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第14条是怎么规定的?

    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开业。逾期未开业的,开业批准文件失效,由开业决定机关注销开业许可,收回其金融许可证,并予以公告。自开业批准文件失效之日起1年内,开业决定机关不受理该申请人在同一城市

    2022-09-05 15,340
  • 中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第19条规定如何?

    外国银行代表处应当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后,在中国XX指定的全国性报纸以及所在地中国XX派出机构指定的地方性报纸上公告。外国银行代表处应当自所在地银监局批准设立之日起6个月内迁入固定的办公场所,超出6个月

    2022-09-0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中国涉外经济第一法是什么法 00:56
    中国涉外经济第一法是什么法

    中国涉外经济第一法是指一国调整涉及,本国与别国主体之间在经济交往中产生的,特定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涉外经济法是调整,在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所产生的涉外经济管理关系,和涉外经济合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2,781 2022.04.17
  • 治安处罚管理条例与刑法的区别 01:00
    治安处罚管理条例与刑法的区别

    治安处罚管理条例已经废止,现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条规定,该法是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的规定

    4,906 2022.04.17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释义 01:15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释义如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

    25,841 2022.04.17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