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公司自离了!我的住房公积金可以全部提出来吗?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提取公积金的前提是,你的账户里必须有钱,现在当月是否还在缴纳都无所谓,并且缴纳的最低月份在6个月以上。在提取公积金时,要注意,最后还是要在账户里留下200元左右的金额,不能全部都提取出来。很多城市针对公积金提取是有年限规定的,比如说:如果你从上一家公司离职,已经超过2年的,你可以提取上一家公司给你缴纳的全部公积金。你需要跟之前的公司联系,让他们给你出具一份公积金的证明表,不过一般来说,当你离职的时候,公司已经把这份材料给你准备好了。然后你再去当地的公积金提取办事处,填写一份公积金提取申请表。还有你的收入证明之类的文件都要准备好,当然,不同的城市对公积金提取的要求是不同的,具体需要准备哪些资料,需要去咨询当地的相关部门。如果是有租房或者购房的需要而准备提取公积金的,更加好办,拿着你的租房或者购房正规盖章合同过来,就可以更快地办理好公积金的提取手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积金提取有如下后果:当事人两年内不能再次提取。当事人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一年以下,不能再次使用公积金买房,并且当事人用公积金买房,必须连续缴纳公积金的时间超过六个月。还有一方面就是公积金取出来之后,会对公积金贷款的额度有影响。
-
住房公积金钱取出来后的影响
住房公积金钱取出来后的影响如下: 1、对购房贷款的影响:如果之前取出的住房公积金是用于购房贷款,取出后可能会导致贷款额度或者贷款期限的调整。因为住房公积金是购房贷款的重要资金来源,如果取出后资金不足,可能会影响贷款的申请或者贷款的额度; 2
2023.05.04 8 -
如果写了合同没有提供住房公积金也会影响吗
合同中没有写住房公积金公司也是需要给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公积金不属于劳动合同的必要条款,但是相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2020.07.02 12 -
我的住房公积金怎么用来买房
买房时住房公积金可以用来贷款,贷款的具体流程: 1、申请:贷款人向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交贷款申请,并提供贷款所需信息; 2、初审:对贷款人资质、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资料等信息进行审核; 3、资信调查:初审后,公积金贷款承办银行将对借款人进行
2020.11.12 118
-
公司给交了一部分住房公积金, 后来才找我干, 公司交不了公积金
你在公司上班,这个住房公积金一般都由公司的行政去办理的,不需要自己操心的。公积金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工资的5%,初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县(市)可适当低于此比例。单位缴存比例最高可以提高到职工工资的
2022-02-11 15,340 -
公司会扣除一部分钱来作为住房公积金,但是我不是了解什么是住房公积金,它有什么用呢?
其实,住房公积金就是一种职工福利,每月从你工资总额中拿出6%,单位再补贴6%,共计12%,(以前是这个比例,不知现在改了吗?)由单位转到在银行开立的公积金帐户上,(国家有红头文件,单位必须每月按时给职
2022-07-15 15,340 -
户口迁移了, 公积金不迁移, 公积金可以全部提取出来吗?
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提取方法如下:1、外地在汉从业人员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销户提取住房公积金所需资料:(1)单位开具的《武汉住房公积金提取凭证》;(2)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2022-03-11 15,340 -
公积金提取出来会影响后期买房么
公积金提取出来不会影响后期买房。公积金取出来以后对于买房子是没有直接影响的,公积金不影响购房资格。提取公积金只会对准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有一定影响,公积金贷款的额度是以公积金的余额作为参考的,如果余额不
2024-03-12 15,340
-
01:15
公积金能全部取出来吗
公积金能全部取出来。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公积金后,符合相关条件的是可以将账户内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住房公积金是不允许全部提出来的,只有在离职、调任、退休等特殊情况才可以全额提取出来。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
5,107 2023.02.18 -
01:19
什么情况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相关条例,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即可以进行办理公积金金额的提取: 1、申请人为离休或者退休的; 2、申请人处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与用人单位已经终止了劳动关系的; 3、申请人确认出境定居的; 4、申请人确认要
3,304 2022.04.17 -
01:01
名下有房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名下有房是否可以把公积金取出来,要看是否满足提取公积金的条件。住房公积金的领取要满足这些条件: 1、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 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时; 3、非本市籍职工调离本市时; 4、职工偿还房贷时
8,31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