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自首应该如何判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我国《刑法》对自首处罚的一般规定。应当注意,我国《刑法》对自首采取的是相对从宽原则而非绝对从宽原则。绝对从宽原则是指应当从宽,而相对从宽原则是指可以从宽。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在一般情况下都要予以人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在个别情况下,犯罪分子罪大恶极,虽然具有自首情节,但将自首情节放到整个犯罪情节中考察不是以成为犯罪分子从轻处罚的根据的,就可以不对其从轻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较轻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免除处罚。这里的犯罪较轻,《刑法》没有规定法定标准。我国《刑法》通论认为,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可以视为较轻之罪,否则就是较重之罪,对于犯重婚罪自首,会根据自首情节,结合实际自动投案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供述犯罪事实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确定从宽的比例。
《刑法》第六十七条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重婚罪自首的,可以按照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重婚罪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另外根据《刑法》第67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针对有自首情节的重婚者,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的判刑处理: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我国刑法对自首处罚的一般规定。我国刑法对自首采取的是相对从宽原则而非绝对从宽原则。绝对从宽原则是指应当从宽,而相对从宽原则是指可以从宽。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在一般情况下都要予以人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在个别情况下,犯罪分子罪大恶极,虽然具有自首情节,但将自首情节放到整个犯罪情节中考察不是以成为犯罪分子从轻处罚的根据的,就可以不对其从轻处罚。
-
-
盗窃罪自首应该如何量刑
盗窃罪自首的,在法律规定的盗窃罪的量刑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0.08.07 173 -
重婚罪应该如何判
1、犯重婚罪的,可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重婚罪是指有配偶与他人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犯罪行为。 3、受害人到法院起诉重婚罪,经法院查证属实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
2020.01.16 80
-
重婚罪自首如何判刑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我国《刑法》对自首处罚的一般规定。应当注意,我国《刑法》对自首采取的是相对从宽原则而非绝对从宽原则。绝对从宽原则是指应当从宽,而相对从宽原则是指可以从宽。
2022-11-15 15,340 -
自首重婚罪应该怎么判刑?
犯了重婚罪,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刑法》 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
2022-12-15 15,340 -
重婚罪自首应该怎么样判刑
重婚罪自首应该按照《刑法》判刑,但会减轻处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
2022-05-15 15,340 -
重婚罪投案自首如何判刑?
中国现行刑法明确规定重婚为一种应受刑事制裁的侵犯人身权利罪,中国《》与现行相适应,在第45条中明确规定:“对重婚的自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要对重婚者的刑事惩罚到位也决非易事,
2022-09-02 15,340
-
00:59
重婚罪自首怎么样判刑行为人构成重婚罪的,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
1,167 2022.10.05 -
00:46
诈骗罪自首判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152 2022.04.15 -
01:00
双胞胎离婚应该如何判离婚时,就双胞胎的抚养权请求人民法院处理的,如果双胞胎未满两岁,则原则上应判给母亲;如果双胞胎已经是八周岁以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应尊重双胞胎的意见;如果双胞胎在八周岁以下两周岁以上,除非有一方拒绝抚养子女或者不适合抚养子女,否则原则上
81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