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不予受理的情形可能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的情形包括: 1.对于工伤认定未能提交充分资料,同时在行政机关发出补正通知书后规定时间内未能做出补正的,工伤认定机关理应不受理。 2.对于工伤认定超过申请时效的,除特殊原因外(具体指劳动关系的确认、医疗尚未终结等),工伤认定机关可以驳回申请,不予受理。 3.伤者或者伤者家属、用人单位对所申请的不予受理的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于60日内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高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在90日内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二十三条: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认定不被受理情形: (1)申请人不具备申请主体资格的; (2)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法定时效的; (3)不属于本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的; (4)法律、法规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的情形如下: 1、工伤认定提供材料不完整,且经过告知,也没有补正材料的; 2、工伤认定超过申请时效的; 3、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的; 4、无明确用人单位的; 5、劳动者超龄的; 6、所受的伤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工伤范围的。
-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申请工伤认定不受理的情形:工伤认定超过申请时效,无正当理由;工伤认定申请未能提交充分资料,规定时间内未能做出补正的;不属于某一社保部门的管辖范围;其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2020.09.21 176 -
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下列工伤认定申请,社保行政部门不予受理:申请人不具备申请资格的;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法定时效的;不属于统筹地区社保行政部门等管辖范围的;其他情形。工伤认定是社保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
2020.11.21 144 -
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情形有: 1、申请人不具备申请主体资格的; 2、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法定时效的; 3、不属于本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的; 4、法律、法规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在对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意外遭受人身损害的事故进行处理的时候
2022.05.11 798
-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的:1。工伤认定机关不得在行政机关发出纠正通知后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足够的工伤认定材料,不予受理.伤者、伤者家属、用人单位决定不接受工伤的,可以在60天内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高级人力资源和社
2022-01-01 15,340 -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1、对于工伤认定未能提交充分资料,同时在行政机关发出补正通知书后规定时间内未能做出补正的,工伤认定机关理应不受理。 2、对于工伤认定超过申请时效的,除特殊原因外(具体指劳动关系的确认、医疗尚未终结等)
2021-03-18 15,340 -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于工伤认定未能提交充分资料,同时在行政机关发出补正通知书后规定时间内未能做出补正的,工伤认定机关理应不受理。 2.对于工伤认定超过申请时效的,除特殊原因外(
2022-07-16 15,340 -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情形有哪些
工伤认定不予受理: (一)申请人不具备申请主体资格的; (二)工伤认定申请超过法定时效的; (三)不属于本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对不予受理的工伤认定申
2022-06-22 15,340
-
01:06
认定强奸罪的情形有哪些
强奸罪是违反妇女意志,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行为,行为人触犯强奸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情节恶劣,还可以对行为人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例如两个人以上对被害人进行轮奸的,或者使得被害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
1,713 2022.04.17 -
00:56
不能判处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不能判处死刑的情形包括: 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包括不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是否已满18周岁,是决定是否适用死刑的年龄界限,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一律按公历年、月、日计算实足年龄,必须是过了18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18周岁;
675 2022.06.17 -
02:15
工伤认定条件有哪些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工伤认定情形有: 1、在工作时间或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导致受伤; 2、在筹备与工作相关工作,在工作时间前后或场所内受到伤害的情况; 3、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的意外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4、患上职业病的情况; 5
93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