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恶意诉讼罪刑事立案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虚假诉讼罪的立案标准: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有第一种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构成其他犯罪的,按照处罚严重的规定从重处罚。 司法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种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按照重处罚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虚假诉讼罪的立案标准: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
恶意诉讼罪立案标准?
恶意诉讼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可能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一经报案可以立案,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04.21 135 -
-
刑事犯罪恶意贷款罪立案标准
恶意贷款可能涉嫌的刑事犯罪是贷款诈骗罪。恶意贷款立案标准:如果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究。
2020.12.09 186
-
恶意诉讼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刑法没有恶意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是虚假诉讼罪,只要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即可立案。
2022-06-26 15,340 -
恶意诉讼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
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即可立案。我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
2021-06-12 15,340 -
恶意诉讼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首先,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恶意诉讼罪,只规定虚假诉讼罪。 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
2021-11-21 15,340 -
恶意诉讼罪的立案标准如何的
1、我国公安机关对于涉嫌虚假诉讼罪的案件,进行刑事立案所适用的标准为行为人作出了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刑法》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
2022-06-25 15,340
-
00:58
恶意差评立案标准恶意差评涉嫌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的立案金额是两千元到五千元以上。 两千元到五千元以上的,属于敲诈勒索数额较大;三万元到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敲诈勒索数额巨大;如果敲诈勒索价值三十万元到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敲诈勒索数额特别巨大。 敲诈勒索公私
2,628 2022.04.17 -
01:12
盗窃罪刑事立案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存在盗窃公私财物的,如果盗窃财物价值达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标准,构成盗窃罪,公安机关将予以刑事立案侦查。如果犯罪金额不满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但行为人存在盗窃多次、携凶盗窃或者入户盗窃等严重情形的,
1,635 2022.04.17 -
00:55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追诉标准首先,经济类犯罪有很多,有几十种,分别有着不同的立案标准。例如有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挪用公款罪、职务侵占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其次,有的犯罪是行为犯,只要事实该行为就成立犯罪,并不需要以达到某些金额准作为判定是否成立犯的标
2,3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