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合同法律上的效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效力;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附条件的合同效力是:附条件合同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合同。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附条件合同的法律效力的规定如下: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条件合同的生效条件如下:条件是当事人约定的、将来发生的、不确定的条件;合同附生效条件的,自条件成就时生效;若当事人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
-
附条件合同法律效力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的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所附条件是指合同当事人自己约定的
2021.03.05 168 -
附条件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
附条件合同所附的条件必须是当事人约定将来发生的不确定事实,且必须是合法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2021.02.15 216 -
附条件合同的法律效力怎样?
附条件合同的法律效力分为条件成就前的效力和条件成就后的效力。条件成就前的效力表现为当事人不得自行撤销、变更合同的约束力,以及条件出现时合同生效或者失效的期待权。条件成就后效力在附生效条件的合同中表现为该合同生效,在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中则表现为
2021.01.16 128
-
附条件合同的法律效力
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效力;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
2022-05-25 15,340 -
附条件合同法律效力
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效力;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
2022-06-03 15,340 -
合同附件的效力有哪些,合同附件的法律效力
质押合同的法律效力: (一)出质人代质权人占有质物的,质押合同不生效;质权人将质物返还于出质人后,以其质权对抗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因不可归责于质权人的事由而丧失对质物的占有,质权人可以
2022-08-12 15,340 -
附条件合同的法律效力中
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效力;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
2022-06-14 15,340
-
00:58
附条件合同在中国有效力吗附条件合同在中国是有效的受到法律保护的合同。根据法律的规定只要合同的内容是双方合意,并且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的规定都是合法有效的。附条件的合同,是指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某种事实状态,并以其将来发生或者不发生作为合同生效或者不生效的限制
977 2022.04.17 -
01:09
附条件的合同的条件附条件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特别约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合同。所附条件可分为延缓条件、解除条件、肯定条件、否定条件。附条件合同的特征条件是指当事人所约定的决定合同生效、失效的特定事实。这种事实必须是将来发生
1,164 2022.04.17 -
01:07
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阴阳合同,指的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就同一个事项,签订两份以上内容不同的合同,一份对外,一份对内,其中对外的合同并不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是用来逃避税收等为目的;对内的合同则表示双方真实意思,一般可以书面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阴阳合同”属于一
9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