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企业的工伤认定如何办理,法律有哪些规定

企业的工伤认定如何办理,法律有哪些规定

2023-11-11 09:0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吉林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1-11回复

专业分析:

由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然后持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费用等凭证,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赔偿,审核通过后,按核定数额发放。关于企业的工伤认定如何办理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工伤认定的法律法规有:《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认定办法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的,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事故伤害,应当马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律师普法更多>>
  • 工伤认定法律有哪些相应的规定
    工伤认定法律有哪些相应的规定

    工伤认定法律相应的规定有: 1.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

    2020.08.06 186
  •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工伤认定时效: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

    2020.12.13 196
  • 工伤认定时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工伤认定时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工伤认定时效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提出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提出;其他。

    2020.12.24 188
专业问答更多>>
  • 工伤认定对企业法律有哪些规定

    由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然后持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费用等凭证,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赔偿,审核通过后,按核定数额发放。

    2023-09-23 15,340
  • 如何办理工伤认定的手续,法律有哪些规定

    1、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

    2023-09-25 15,340
  • 企业职工工伤认定条件有哪些,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企业职工工伤认定条件: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患职业病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2023-08-10 15,340
  • 工伤认定应该如何认定,法律有哪些规定

    工伤认定的流程: 一、申请。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提出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

    2023-08-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工伤认定条件有哪些 02:15
    工伤认定条件有哪些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规定,工伤认定情形有: 1、在工作时间或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导致受伤; 2、在筹备与工作相关工作,在工作时间前后或场所内受到伤害的情况; 3、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的意外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4、患上职业病的情况; 5

    93 2022.12.15
  • 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01:17
    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如下: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或者禁止的行业。对工业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一百人,资产总额不超过三千万元。其他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八十人,资产总额

    23,035 2022.04.15
  • 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01:35
    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债权转让一般指的是涉及的合同债权人将其债权全部或者一部分的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债权转让一般可以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 如果是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可以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中的新的债权人,因此原合同中的债权

    1,326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