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大多不成功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同的案件性质需要准备的也不同,你还是详细说一下具体情况 以下给你做个参考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除了上面“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规定模糊,难以掌握外和难以操作,其实,各个办案机关内部往往还着另一套没有成文规定的标准。换言之,实践中,根据司法实践探索,除具备以上两条规定之外,至少还具备以下条件: (一)非暴力犯罪的。相对于暴力犯罪而言,盗窃、诈骗、职务侵占、虚开发票、骗取贷款等非暴力犯罪的案件在办理取保候审时更容易一些; (二)非故意犯罪的。相对于故意犯罪,过失犯罪一般容易取保候审,如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死亡、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等 (三)可能判处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低量刑犯罪; (四)嫌疑人自身存在重大疾病,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的; (五)怀孕的妇女;或者正在上学的学生;规模企业主要负责人; (六)犯罪事实清楚,自愿认罪的。如果不认罪,一般很难取保候审; (七)财产型案件,主动退赃,积极交纳罚金的; (八)非重伤的人身损害案件,对方也有过错且已经积极赔偿被害人的。 实践中,要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还有一点相当重要,在公安机关刑拘,检察机关未作出批捕决定时是办理取保候审的黄金时期,成功概率也最大,此时只需得到公安机关批准。一旦检察机关作出批捕决定,办理取保候审的难度大大提高,需要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同时批准。故一旦有亲人涉嫌犯罪,被刑拘超过48小时,就应该聘请律师办理取保候审,且越早聘请成功概率越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刑事案件取保候审成功率大吗
由办案机关根据具体案情况决定,其几率是难以估计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
2020.12.22 265 -
家属取保候审能不能成功
家属取保候审能否成功要看具体的案情。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取保候审也是刑事的一种强制措施,同时对于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需要一定的条件。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
2022.07.06 505 -
-
取保候审能不能成功
具体取决于涉嫌犯罪、可能的刑罚、危险、案件处理地点是否有固定的工作的工作住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保释候审:(1)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
2021-12-25 15,340 -
取保候审不成功怎么办
委托律师,搜集证据,积极辩护,申请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
2022-03-19 15,340 -
取保候审不成功怎么办?
1.取保候审不成功,是因为不符合法定条件。 2.《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022-05-24 15,340 -
军人取保候审成功后的几率有多大?
逮捕后取保的机会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即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1、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保候审不造成社会危险;3、.患有严重疾
2021-12-23 15,340
-
01:14
取保候审不成功怎么办如果取保候审没成功的话,说明犯罪嫌疑人只能够被进行羁押,这时候只能够等待开庭判决,家属可以聘请律师为其进行辩护。一般申请人在申请取保候审时,如果不符合相关的条件,那么检察院需要向其说明不批准的相关理由。 根据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取保候
879 2022.07.11 -
01:19
取保候审成功什么时候可以出来提出取保候审申请之后,一般三日之后就能够出来。《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辩护人在刑事案件的三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都可以以辩护人的名义,提起取保候审申请的权利。并要求取保候审决定机关在三日内做出决定,如果不同意变更,应该告知申
1,626 2022.04.17 -
01:43
取保候审期限多久取保候审一般是指法院、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允许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针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有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即所判
1,54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