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 3、见义勇为的主观方面在于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 4、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正在进行的侵害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者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法律上对于认定见义勇为做了以下的认定:根据《民法总则》第183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的,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以及《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员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见义勇为行为至少需要以下四项法律要件: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的行为; 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所谓法律约定的义务是指行为人与救助对象之间存在法律规定的救助责任; 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
-
法律上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 (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 (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
2021.04.02 587 -
法律见义勇为是如何规定的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
2021.02.18 451 -
见义勇为如何定义
见义勇为的定义:是指公民在履行特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全,与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
2022.04.14 9,800
-
见义勇为法律如何规定
对于见义勇为的行为,我国《民法典》作出了如下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
2023-08-28 15,340 -
法律上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 (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 (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
2023-09-01 15,340 -
法律上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
2022-08-27 15,340 -
法律上应该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
2022-08-31 15,340
-
01:55
抚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亲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与义务。亲权是身份权,其主要是义务。父母对于未成年人子女负有的亲权义务,包括人身上照护的义务和财产上照护的义务。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
3,271 2022.04.17 -
01:28
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相对应,成年子女也应当对父母履行相应的赡养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婚姻法以及民法典。根据婚姻法第21条规定,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成年子女,需要支付相应的赡养费。根据刑法第261条规定,负有抚养义务
5,051 2022.04.17 -
00:47
彩礼钱法律是如何规定的2021
彩礼钱法律的规定如下:彩礼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彩礼一般是婚前所得,明确为缔结婚姻关系的赠与,应属于受赠方个人财产。对于双方没有结婚的,应当返还彩礼。已经结婚又离婚的,原则上彩礼不再返还。女方提出离婚彩礼不一定需要退,有权提出彩礼退还的情形具
8,23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