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交通肇事逃逸后不知情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事故逃逸认定不知情的方式:逃逸当事人离开现场时,对交通事故不知情的,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不知情。也就是说,逃逸当事人主观上没有逃避法律责任的心态,客观上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但是,确定当事人是否知道不能仅仅以其自称为准,而应根据一般人的日常经验和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五)“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逃逸的当事人在离开现场时,对已经发生的交通事故并不知情的,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不知情。即逃逸当事人主观上不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心态,客观上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但认定当事人是否知情不能以仅仅以其自我称述为准,而应根据一般人的日常经验及具体情况等方面综合判断。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不知情的方式就是判断逃逸当事人主观上存不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心态,以及客观上是否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如果主观上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心态,且客观上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那就是逃逸。
-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不知情
逃逸当事人在离开现场时,对发生的交通事故并不知情的,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不知情。即逃逸当事人主观上不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心态,客观上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但认定当事人是否知情不能以仅仅以其自我称述为准,而应根据一般人的日常经验及具体情况等方面
2020.12.22 166 -
交通肇事逃逸不知情的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不知情的方式就是判断逃逸当事人主观上存不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心态,以及客观上是否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如果主观上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心态,且客观上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那就是逃逸。
2020.11.01 163 -
交通肇事逃逸后怎么办?
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查缉预案,布置警力堵截,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发出协查通报或者向社
2020.05.19 110
-
交通肇事逃逸后逃逸怎么认定,肇事司机不知情
逃逸当事人离开现场时,不知道发生的交通事故,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的不知道。也就是说,逃逸当事人主观上没有逃避法律责任的心态,客观上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但是,确定当事人是否知道不能仅仅以其自称为准,而应
2021-11-03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不知情怎么办
认定当事人是否知情不能以仅仅以其自我称述为准,而应根据一般人的日常经验及具体情况等方面综合判断。逃逸当事人在离开现场时,对发生的交通事故并不知情的,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不知情。即逃逸当事人主观上不存在
2022-06-09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不知情怎么办?
认定当事人是否知情不能以仅仅以其自我称述为准,而应根据一般人的日常经验及具体情况等方面综合判断。逃逸当事人在离开现场时,对发生的交通事故并不知情的,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不知情。即逃逸当事人主观上不存在
2022-06-23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后不知情会怎么办啊
1、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出了交通事故,当事人不知情,在交通队来看不是理由,出了事故对方报案,而你离开了现场,法律上就属于肇事逃逸,法律不管你是否知情。
2022-07-15 15,340
-
01:03
交通肇事者弃车逃逸怎么判刑
交通肇事者弃车逃逸判刑需要视情况而定: 1、肇事弃车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
1,185 2022.09.06 -
01:25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机动车辆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的规定,如酒后、吸食、无驾驶资格、驾驶安全驾驶机动车辆和驾驶校车或客运车超载,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罚方式是判
3,380 2022.04.17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40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