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一方没有能力支付抚养费,另一方也没有收入,可以起诉对方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育费,但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不得协议。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如果您仍有疑问的,欢迎您来电咨询,希望能帮助到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时一方没有固定收入支付抚养费的方式:支付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具体支付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婚姻法第二十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夫妻扶养作为法定义务,具有法律强制性。 当夫妻一方没有收入、缺乏生活来源,或因患病、年老等原因需要扶养, 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一方可向法院单独提起扶养费的诉讼, 该诉讼符合诉的独立构成要件,不以提起离婚诉讼为前置条件。
-
离婚时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另一方可以吗
如果一方当事人在离婚后不支付抚养费的,另一方可以与其协商,协商不成的,向法院起诉,法院下达判决书后仍不执行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020.12.29 146 -
离婚时一方没有固定收入怎样支付抚养费
离婚时一方没有固定收入应当定期支付抚养费,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也可以一次性给付,以需要抚养子女到十八周岁为止,计算将子女抚养至十八周岁所需的抚养费总数并一次性给付完毕。没有固定收入,孩子的抚养费应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不
2021.02.01 126
-
离婚后一方没有收入,另一方也没有收入,可以要求另一方付抚养费吗
可以要求抚养费, 抚养费:(1)父母有固定收入的,一般以实际收入的20%-30%为限。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
2022-01-20 15,340 -
离婚后一方没有收入一方没有收入的抚养费,另一方可以支付抚养费吗
是需要支付抚养费的,支付根据是1、子女实际需要;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当事人的工作情况也不同。从有无固定收入来看可以分成以下的类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
2022-05-03 15,340 -
离婚后一方没有能力支付抚养费,另一方可以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吗?
可以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 1、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
2022-01-23 15,340 -
离婚后一方没有收入另一方可以要求另一方支付抚养费吗
可以要求支付抚养费。 两周岁以下的孩子原则上随母亲;两周岁到十周岁之间,以将来对孩子医疗、教育、健康成长的原则来综合认定;十周岁以上的孩子,主要取决于孩子的意愿。 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
2022-03-19 15,340
-
01:13
离婚判决后对方不支付抚养费
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离婚之后支付孩子抚养费是一方的义务,应该严格按照约定好的内容或者法院判决的内容,按时支付实际的抚养费,如果一方实在无经济能力或者下落不明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一般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的抚育费;如果一方拒绝支付
700 2021.04.25 -
01:34
离婚后孩子改姓另一方可以不给抚养费吗
离婚后孩子改姓另一方姓氏的,不能拒付抚养费。离婚后,如果孩子跟随母亲生活,父亲支付抚养费,即使母亲将孩子姓氏由父姓改为母姓,父亲也不能拒付抚养费。但是改姓需要离婚双方一致同意,母亲如果隐瞒父亲不同意的事实,擅自更改孩子姓氏的,父亲有权向户籍
878 2022.04.17 -
00:47
没有结婚证可以起诉对方吗
没有结婚证可以起诉对方。因为没有结婚证跟是否可以起诉对方,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必要的联系。没有结婚证并不会影响起诉对方,只要符合起诉条件,那么就可以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追究对方的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
3,77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