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双方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是否过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以合同自由为代表的意思自治是民商法的基石,现代合同理念充分尊重当事人缔约自由的权利。特别是在商事审判中,人民法院更应当谨慎介入当事人自治的领域,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最大限度的维护交易的稳定性。但是合同自由不是绝对的。对于因合同自由而引发的恶意竞争、追逐暴利及其所导致的当事人事实上的不平等、滥用权利等负面影响,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干预和调整,以实现合同自由与合同正义之间的平衡。 当事人协商约定违约条款的权利,允许当事人可以约定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体现了缔约自由的宗旨。同时,依据公平与诚实信用原则,对于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情况亦做出了限制性规定。违约责任的基本性质为补偿性,其本质是对因违约而受损失的当事人以补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判断违约金是否过高因素有合同标的额以及实际损失。正常情况下违约金的约定应当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如果造成的损害比较大的话,那么违约金也是可以适当的上浮,达到实际损失的30%。
判断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是否过高,要根据实际损失来判断。如果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则属于过高,当事人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予以适当降低的请求。
-
如何判断违约金过高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与造成的损失相比,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可以判断约定的违约金过高。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
2021.01.06 113 -
买卖合同违约金过高是如何判断的
买卖合同违约金过高的判断方式为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过分高于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出现违约行为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支付的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式,但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不得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否则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予以
2021.01.14 166 -
如何判断借款合同违约金过高
判断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高的标准,必须以违约造成的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认定。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2021.04.13 176
-
如何判断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是否过高?
违约金的金额不应该超过总体标的的三倍。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赋予了当事人协商约定违约条款的权利,允许当事人可以约定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体现了缔约自由的宗旨。
2022-06-11 15,340 -
该如何判断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是否过高
以合同自由为代表的意思自治是民商法的基石,现代合同理念充分尊重当事人缔约自由的权利。特别是在商事审判中,人民法院更应当谨慎介入当事人自治的领域,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最大限度的维护交易的稳定性。但
2022-10-12 15,340 -
应该如何判断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是否过高
以合同自由为代表的意思自治是民商法的基石,现代合同理念充分尊重当事人缔约自由的权利。特别是在商事审判中,人民法院更应当谨慎介入当事人自治的领域,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最大限度的维护交易的稳定性。但
2022-10-12 15,340 -
怎么判断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是否过高
1、判断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是否过高,一般根据实际损失来判断。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可以认定为过高,当事人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予以适当降低的请求。 2、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
2022-10-13 15,340
-
01:00
合同中双方约定的违约金如何起诉
合同双方约定的违约金,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的起诉,需要满足以下要件:原告适格;被告明确;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受诉法院有管辖权。所以,当事人在起诉时,需要带上身
974 2022.04.17 -
01:21
违约金过高的判断标准
违约金过高的判断标准如何判断,主要看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是否超过了违约金的法定最高比例。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双方当事人以真实意思表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比例高于受害人实际损失的30%,就属于违约金过高情形。也就是说,只有当事人约定的违
1,337 2022.04.17 -
01:16
合同约定违约金数额过高如何处理
在当事人签订的合同中,如果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高,那么违约方就可以向法院又或者是仲裁机构,提出予以适当减少违约金的请求。一般来说,法院或者是仲裁机构会在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之后,对违约金予以适当减少,最终给出一个合理的违约金数额。需要注意的是,判
1,3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