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如何确定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后孩子还处于哺乳期的抚养权一般归母亲,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的可以由父亲抚养;如果孩子已经过了哺乳期的,抚养权由双方协商确定归谁;如果协商不成由法院进行判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后如何确定孩子的抚养权由父母双方协议确认。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或协商不一致,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子女抚养权的归属。根据相关规定,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对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归属,一般情况下,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如何确定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这样确定,一般不满两周岁的孩子,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孩子夫妻可以协议约定抚养权,约定不成,由法院判决;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应当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
2021.03.12 179 -
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如何确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双方离婚,抚养权可以双方协商,无法协商一致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以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1.02.09 175 -
离婚如何确定孩子的抚养权
离婚时孩子抚养权的归属由双方先协议确定,协议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女方直接抚养,两周岁以上的以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进行判决。如果一方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情形,则不利于争取到孩子抚养权。法律规
2022.04.13 350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如何确定呢
法院判决的一般原则是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这一原则在法院判决时当然要通过许多具体情况来衡量。一、两岁以下的子女,一般与母亲同住。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和父亲一起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病或其
2021-11-26 15,340 -
如何确定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怎样确定离婚后孩子抚养权
三、孩子在十周岁以上 1、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孩子的意见。 2、在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离婚案件中
2022-04-11 15,340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如何确定
离婚时,孩子的监护权是两岁以下的孩子,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两岁以上的子女,父母双方未能达成抚养协议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孩子八岁以上,应当尊重他们的真实
2021-10-31 15,340 -
离婚后的孩子抚养权如何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一条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2022-03-24 15,340
-
01:58
协议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如何确定
协议离婚孩子抚养权的确定,一般情况下离婚家庭的孩子随父方生活还是随母方生活,可以由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协商决定。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应在离婚协议书上写明关于孩子随哪一方生活。在离婚之诉中,如果双方就孩子抚养问题达成协议,一般法院会尊重其协议。但
1,368 2022.04.17 -
01:00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分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而且民法典明确规定了,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而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应按
509 2022.04.17 -
01:19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如何确定
首先,非婚生子女拥有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权利,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参考离婚案件中婚生子女抚养权的相关规定。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父母离婚时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是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父方直接抚养:1、
9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