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六个月合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扩展资料《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许多用人单位都认为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实际上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滥用关于试用期的单方解除权,常常是用人单位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其表现是:在没有约定试用期,或者试用期的约定违法,或者已过了试用期的情况下,仍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项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这一项规定的要点是:用人单位首先要证明单位是否有“录用条件”。如果有录用条件,辞退员工时还得证明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是一个约定的条款,如果双方没有事先约定,用人单位就不能以试用期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就试用期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试用期条款才能成立。
-
3年合同试用期6个月合法吗
3年合同试用期6个月合法。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4、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
2022.08.24 4,195 -
-
三年合同试用期六个月合法吗
三年合同试用期6个月合法,但是不能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2020.11.20 284
-
劳动合同3年试用期六个月合法吗
劳动合同期限三年,约定试用期六个月,是合法的。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
2022-04-21 15,340 -
3年合同试用期六个月
3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为6个月,如果你和单位双反同意将试用期延长至四个月,是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延长试用期是合法有效的,所以,在法律上试用期未满你就辞职了,不算自然转正的。在试用期内,你主动辞职,就不
2022-04-23 15,340 -
三年六个月的合法吗
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
2022-10-05 15,340 -
期限三年,六个月,合法吗?
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
2022-10-05 15,340
-
01:01
个人破产法2021年3月1日实施吗目前,我国有关个人破产制度的法律法规是指,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因此,并不存在个人破产法这一种说法。同时,根据深圳市的政策规定,《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换句话
1,933 2022.04.17 -
01:07
租房合同可以签3个月吗租房合同可以只签3个月。 通常来说,租房合同的内容,只要是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没有违反法律就可以了。一般的,除了签订合同时要注意时间之外,签订租房合同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双方的基本资料,合同中应写清楚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姓名及住址等
2,676 2022.04.17 -
01:11
3年合同到期后不续签赔几个月3年合同到期后不续签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3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月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城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
9,45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