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租赁合同怎么办,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租赁合同在疫情期间应当继续履行,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同时也可以一方与另一方协商一致进行解除,或者在合同中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向另一方送达退房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疫情下租赁合同可以继续履行,也可以一方与另一方协商一致进行解除,或者在合同中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向另一方送达退房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按照合同进行履行,对因疫情不能到达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解除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疫情期间租赁合同怎么办
疫情期间租赁合同可以继续履行,也可以一方与另一方协商一致进行解除,或者在合同中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向另一方送达退房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2021.01.11 253 -
租赁合同法律如何规定违约金
租赁合同应该如何约定违约金的有关问题,我国合同法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但并未对违约金数额或者比例作出限制或者具体规定。因此,当事人可以依据行业惯例、交易习惯、标的物的价值、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损失等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另外,在违
2022.04.12 493 -
出现疫情租赁合同要怎么办
疫情下租赁合同可以继续履行,也可以一方与另一方协商一致进行解除,或者在合同中约定或法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向另一方送达退房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2021.04.01 90
-
疫情情况下租赁合同如何办
1、疫情属于不可抗力。所以受疫情影响,承租人可依据“不可抗力”的有关合同规定请求减免部分租金; 2、而对于承租人或出租人认为继续履行租赁合同损失过大,请求提前终止租赁合同的,双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支
2023-06-08 15,340 -
疫情下租赁合同怎么办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
2023-09-03 15,340 -
疫情情况下租赁合同应如何办理
疫情属于不可抗力。所以受疫情影响,承租人可依据“不可抗力”的有关合同规定请求减免部分租金;而对于承租人或出租人认为继续履行租赁合同损失过大,请求提前终止租赁合同的,双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支付对方违约
2022-09-13 15,340 -
疫情下租赁合同怎么样办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
2022-09-13 15,340
-
00:56
如何办房屋租赁合同
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由出租人和承租人进行协商。房屋租赁合同主要的条款是房屋出租的租金,租赁的期限,,租赁的用途,违约责任等内容。签订房屋租赁合同首先要使得合同有效。比如合同的主体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果有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
1,554 2022.04.17 -
01:43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管辖该如何确定
确定纠纷案件的管辖法院,首先应确定地域管辖,即应当由何地的法院管辖,其次再确定级别管辖,即哪个级别的法院对该纠纷案件有管辖权。 关于房屋租赁合同的地域管辖问题,一般的民事案件中,案件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1,575 2022.04.17 -
01:37
租赁合同违约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的,即第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第二,有明确的被告;第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第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可
1,68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