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超过一年确定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分析 一、如果工伤认定超过一年,应当先到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人社局可能会以超过1年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并给当事人一份《不予受理通知书》,再到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委也不予受理。如果单位同意赔偿的,职工还是可以有赔偿金的。二、《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认定时间期限超过一年的,可以起诉获得人身损害赔偿。劳动者工伤一年了,但没有做工伤认定,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的,则不能在申报工伤,也不能获得工伤赔偿,但可以通过协商、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去依法获得人身损害赔偿。受了工伤的劳动者需要积极治疗自身的实际伤害。治疗完毕后,劳动者要到劳动部门指定的工伤鉴定机构进行工伤鉴定,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要求赔偿。
不论存在何种原因,起诉的时间明显已超过了法定的申请期限,其申请不应再被受理。应当先到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人社局会以超过1年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并给当事人一份《不予受理通知书》,再到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等候法院判决。
-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怎么办
如果工伤认定超过一年,应当先到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人社局可能会以超过1年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并给当事人一份《不予受理通知书》,再到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委也不予受理,然后以人身损害评残标准进行伤残鉴定,以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起诉,然后
2020.05.27 272 -
工伤认定超过了一年怎么办
如果工伤认定超过一年,应当先到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人社局会以超过1年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并给当事人一份《不予受理通知书》,再到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法院则会委托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按工伤评残标准进行鉴定,按工伤保险待遇判决;如果单位同意按提
2020.12.19 255 -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了怎么办
如果工伤认定超过一年,应当先到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人社局可能会以超过1年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并给当事人一份《不予受理通知书》,再到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委也不予受理,然后以人身损害评残标准进行伤残鉴定,以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起诉,然后
2020.01.16 285
-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怎么办?
如果是在与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的工作过程中受到事故伤害,属于工作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你的事情首要的问题是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超过一年,劳动部门就不予认定工伤了,这是工
2022-03-26 15,340 -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怎么办
我国法律规定,职工受到事故伤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30天内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受伤害职工可在事故发生之日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你是2008年10月发生的工伤,已经超过一年,工伤认定机构将不予认定,但
2022-01-07 15,340 -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怎么办
如果工伤认定超过一年,一般是过了除斥期间,也就是说即使你先到当地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劳动局会以超过1年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并给当事人一份《不予受理通知书》,再到劳动局申请仲裁,劳动局也不予受理,但是如果
2022-04-03 15,340 -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怎么办?
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为一年,从事故发生之日起算,您的情况已经超过了工伤认定时间,不能进行工伤认定,但是对于因受伤造成的损失应该由用人单位负担。即使不按照工伤处理,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
2022-03-19 15,340
-
01:11
工伤认定过期怎么赔偿工伤赔偿的申请程序: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不申请的话,工伤者应当在发生事故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申请认定。工伤认定后,在医疗终结或者医疗期满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伤残等级,然后根据鉴定结
771 2022.04.17 -
01:13
工资拖欠超过2年怎么办工资拖欠超过2年怎么办?首先,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老板一直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报酬的,应当按应付金额的
3,786 2022.04.15 -
00:57
伤残认定怎么认定伤残鉴定流程: 1、伤残鉴定需要准备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2、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在20个工作日得到鉴定结论。依
2,29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