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有关工业用地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业用地的分类是: (一)一类工业用地,即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二)二类工业用地,即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三)三类工业用地,即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土地管理法》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平均每月工作时间。日工资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工时制度;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应当由劳动者支付工资;其他。
商业用地土地使用税相关法律规定有: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每平方米年税额最低0.6元、最高30元,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均应缴纳。
-
简述法律的出资方式有哪些
法律对出资时间没有限制规定,由公司章程规定。法律规定的出资方式有: 1、可以用货币出资; 2、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3、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
2020.08.18 136 -
简述法律的作用
法的适用是法律上的概念,通常称为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法的适用有两义: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公民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中国法学界一般称这种意义上的法的适用为法的实施。指国家机
2022.09.29 644 -
简述公司法规定股东的权利有哪些
公司股东有下列权限: 1、股东身份权。 2、参与决策权。 3、选择、监督管理者权。 4、资产收益权。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 5、退股权。 6、知情
2020.12.03 195
-
简述解决物业纠纷法律规定有哪些
调解解决物业纠纷的规定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2023-08-24 15,340 -
简述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关系,法律有哪些规定
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关系是: 1、两者一般都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2、主犯指的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首要分子指的是犯罪集团或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
2023-06-14 15,340 -
工业用地转商业用地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2006年5月31日发布) 第8款出让土地改变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的处理出让土地申请改变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经出让方和规划管理部门同意,原土地使用权人可以与市、县
2021-03-13 15,340 -
简述雇主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民法典关于雇主对雇员责任的规定:雇员在提供劳务的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是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雇员是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况的; 雇主在承担赔偿责任以后可以向雇员追偿,如果损害是第三人造成的,雇员可
2022-07-19 15,340
-
01:35
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债权转让一般指的是涉及的合同债权人将其债权全部或者一部分的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债权转让一般可以分为:全部转让和部分转让。 如果是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第三人可以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中的新的债权人,因此原合同中的债权
1,326 2022.04.17 -
01:38
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关于合同违约金的最新法律规定,就是我国在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但是在民法典正式生效之前,合同法仍然有效,因此我国合同法也是合同违约金的有效法律依据之一。根据合同法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违约金就是指,合同双方
1,722 2022.04.17 -
01:02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实际出资人即隐名股东可以与名义出资人签订代持股协议,且该协议合法有效,除非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出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隐名股东想要得到公司的承认需征得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东同意。除此之外,名义股东与实际
1,45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