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何时恢复执行判决?如何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若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则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若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则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若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在此提醒您,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若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则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若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则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若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对于强制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和执行员沟通,询问执行缓慢的原因;查找并向执行员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的准确情况;如果法院无故拖延执行,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定,向上级法院反映等。
一、执行案件的前提条件:是指该案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即已通过法院诉讼进行裁判或仲裁裁决生效的法律文书。 二、在代理执行案件中需要做的工作: 1、代写(强制)执行申请书,确定好管辖法院。一般是原审人民法院或是执行财产所在地。 2、在具有管辖权法院进行执行申请立案。在此要特别注意所携带的案件材料,一般包括生效法律文书、执行申请书、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被申请人财产状况说明。 3、向法院提交完材料后,需要受理法院给你出具案件受理单。包括申请人所提交的材料明细单,并有该法院的盖章或负责人的签字,最后还有受理的时间。有些人对于这些会产生疑问了,为什么还需要这些呢?根据民诉法第二百零三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在实践当中,一些法院受理后并不会给申请人任何受理材料,这样申请人手中也就没有证据证明法院受理,到时候若超过上述法定期限,想要进一步寻求法律保护就会出现基层法院不认账、承认的情况,这对申请人非常不利。这也是各级法院需要加强和统一的不足之处。执行难本来就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若是法院执行机关再不认真执行的话,那对申请人将是雪上加霜。 4、“定期、多次、面对面”地与办案法官进行沟通。执行案件之复杂、数量之多,已是司法、执法过程中的普遍性的问题。各级法院的执行法官每天的工作任务也很艰巨,不仅要受理案件,同时还要出外调查、了解被申请人的财产情况,去银行、工商部门查询相关信息,因此作为申请人的代理人,应该认真负责地对该案件进行跟踪,时刻保持和办案法官的联系,最好是能够和相关人员直接见面接触,而不是简单的电话沟通。本人曾代理的执行案件,最多的曾去法院二十次有余,最后申请人的执行财产全部给付。 5、主动、灵活地运用“执行和解制度”,力求挽回申请人的经济损失。在执行过程中,在取得申请人的同意后,可以从数量及支付方式方面灵活地和被申请人进行和解,其中也包括向执行机关表明此意向,争取从时间和款项数量上为申请人赢得更大的合法利益。 6、处理好执行中止和终结手续。在一些案件当中,会出现暂时执行不了的情况,办案人员会向申请人出示一纸告知或做一简单书面笔录,作为代理人一定要看清和理解此文书所代表的意思,不能简单随便签上您的大名,这将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双方私下达成和解,已经履行了交付义务和款项,作为此时的代理律师需要做的就是向原法院申请撤诉,只有这样执行法官才知晓该案件已执行完毕,不会出现再次向被申请人重复执行的情形。 对于执行案件,需要的是代理律师坚韧、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需要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去积极、主动、灵活地面对办案人员与被申请人
-
缓刑执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能否解决
缓刑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交接工作不规范。 2、制度落实不到位: (1)定期报告不到位。 (2)群众评议不到位。 (3)外出审批不到位。
2020.12.07 270 -
中止执行如何恢复
具体的办法是,申请执行人在执行案件中止、程序性终结后,发现被执行人有新的可供执行财产或线索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申请执行人在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时,随时向人民法院书面申请恢复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规
2024.04.27 26 -
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食品安全法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给予指导、解答。这一规定是2020年食品安全法修改的新增内容,是对食品安全标准执行问题解答职责的明确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
2024.06.01 5
-
法院在恢复执行时,有怎样的执行期限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若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则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
2024-12-05 15,340 -
人民法院执行庭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若出现执行不力的问题,应如何解决?
当面临法院执行无力的情况时,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所在地区的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要求进行监管。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涉及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案例,应由执行法庭所在地相同级别的人民检察院负责管辖。如果上级
2024-12-07 15,340 -
如何理解法院恢复执行?
申请执行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同产采取法定执行措施,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暂缓或撤销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执行措施,但必须经人民法院核准。对已控制的被执行人财产,申请执行人应当及时申请办理续冻、续封手续
2022-08-10 15,340 -
法院的恢复执行决定和裁定的撤销恢复执行程序是
恢复执行,是指中止执行的情况消失后,继续进行原执行程序。《仲裁法》第64条第2款规定:“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这一条明确要求,人民法院应用裁定的形式宣布恢复执行。而法
2022-04-28 15,340
-
00:54
执行和解后不履行如何恢复执行执行和解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民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然后让被执行人按照执行和解的内容履行义务,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去人民法院提
6,972 2022.05.11 -
00:59
刑事判决责令退赔如何执行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根据刑法的规定可以看出,责令退赔的法律含义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被害人的合法财产责令退还、赔偿,其实质是对被害人合法
3,121 2022.04.15 -
01:05
法院判决后要多久才能进入执行程序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提起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途径,而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后,会在6个月内作出宣判,法院会下达判决书。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书后,判决书送达当事人15天后就生效,进行执行程序,如果是二审判决的,一般是判决书送达当事人
3,11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