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借给父母必须要还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般未成年人借钱如果其无力偿还父母是需要替其偿还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有责任替孩子做出的民事行为负责,但如果是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借钱的,则父母没有义务替其偿还债务,因为这种情况该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需要监护人,父母不需要对其行为承担责任;除非该未成年人死亡父母继承了其遗产的,此时父母需要以继承遗产价值为限替其偿还债务。或者未成年人所借债务属于非法债务,如果赌债的,其父母也不需要承担偿还责任。
《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未成年借钱父母一般要还,因为其父母作为监护人,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如果该未成年人已满十六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则父母没有义务替其偿还债务,因为其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需要监护人。
孩子户口不是必须随父母,具体应当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婴儿父母均为学生集体户或均为现役军人的,可以在该子女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 给孩子办理上户手续时,请准备好以下证件: 1、出生证,这个很重要,而且必须要有副本,因为派出所是需要回收副本的; 2、父母双方的结婚证; 3、父母双方的户口本; 4、如实填写户口申请表,工作人员会给一张表格,如实填写就可以。
-
未成年的父母借钱要还吗
一般未成年人借钱如果其无力偿还父母是需要替其偿还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有责任替孩子做出的民事行为负责, 但如果是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借钱的,则父母没有义务替其偿还债务,因为这种情况该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
2022.05.21 74 -
儿子借债父母必须要还吗
儿子借债父母不需要偿还,如果儿子是成年人,则其个人行为产生的债务属于其个人债务,个人债务应当由其个人承担偿还责任,如果儿子是未成年人,则其父母作为监护人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2021.01.18 103 -
父母借钱子女必须要还吗
父母借钱子女可以不用还。父亲和儿子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不会因为血缘关系的存在而混淆。父亲的债务是父亲作为主体与他人的债权债务关系,与子女无关。父亲死后,继承人应当偿还被继承人生前所欠的债务,但应当限于遗产的实际价值。如果超出部分,继承人不
2022.04.15 1,173
-
未成年借钱父母要给还吗
1、要。 2、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如果未成年子女欠债的,父母是有偿还的义务的。 根据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借钱,其所负债务根据情况可以要求父母承担还债责任,如果父母拒不承担的话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2-06-10 15,340 -
父母借钱给子女必须还吗?
子女借钱父母是否需要偿还要看子女的年龄大小,如果子女是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作为其监护人,就应当替子女还债。如果子女已经成年人,或者年满16周岁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的,
2023-01-02 15,340 -
父母必须抚养未成年子女吗?
父母必须抚养未成年子女。抚养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律义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推卸。家长必须抚养孩子,直到孩子能够独立生活。对于16岁以上,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生活,父母不再承担抚
2021-11-25 15,340 -
父母必须抚养未成年子女吗
抚养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推卸。父母必须抚养子女直到子女能独立生活。对于已满十六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已经可以独立生活,则父母不再承担抚养的义务。而对
2023-03-03 15,340
-
00:49
孩子成年了父母离婚还要判吗
夫妻离婚时,孩子已经成年的,法院只需要判决离婚,并对财产分割作出处理即可,不再处理孩子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孩子成年后,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己的生活完全可以由其自行解决,父母不再负有抚养义务。这种情况下,在父母离婚时,法律不再处理有关
2,408 2022.05.11 -
00:58
父母离婚未成年孩子怎么判
根据相关规定,父母离婚时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由母亲直接抚养,但是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父方直接抚养: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生活的;2、母亲有抚养能力但不尽抚养义务的;3、其他使子女无法与其共同生
2,897 2022.04.15 -
00:57
父母打成年子女违法吗
父母打成年子女违法。父母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会被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会被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
4,04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