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如何认定赡养义务的实际性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子女的赡养义务的确定方式:子女成年,具有相应的赡养经济能力、精神条件的,即负有法定赡养义务。且子女赡养扶助父母既是无期限的法定义务,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
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
如何认定尽主要赡养义务?
认定为尽主要赡养义务的情形包括赡养人履行了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了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承担了照料责任。
2021.01.23 181 -
遗嘱中如何约定赡养义务
遗嘱中要约定赡养义务的,应当按照双方的共同意愿进行约定。自然人在立遗嘱时,要在遗嘱中约定赡养义务的,应当根据遗嘱人和赡养人的共同意愿进行约定,达成约定后,赡养人未按照约定履行赡养义务的,经过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
2021.03.11 131 -
遗嘱中如何约定赡养义务
遗嘱中要约定赡养义务的,应当按照双方的共同意愿进行约定。自然人在立遗嘱时,要在遗嘱中约定赡养义务的,应当根据遗嘱人和赡养人的共同意愿进行约定,达成约定后,赡养人未按照约定履行赡养义务的,经过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
2021.12.13 626
-
如何认定赡养义务
赡养老人具有长期性、经常性。不论是生活上的照料,还是经济上的供养,必须是经常的、长期的,偶尔寄几次钱、做几回饭、看望几次,只能视为对老人有过帮助,不能视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
2022-08-03 15,340 -
民法上的赡养义务是如何定义的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赡养的意思是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2、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 3、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
2022-06-28 15,340 -
在法律的民法如何定义赡养义务的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赡养的意思是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 2、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 3、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
2022-11-08 15,340 -
实践中如何增加赡养义务
在实践中,抚养费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增加。 《《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离婚案件子女抚养问题的具体意见》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父母有支付能力的,应当予以支持。 (1)原抚养费不足以维
2022-01-01 15,340
-
01:28
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相对应,成年子女也应当对父母履行相应的赡养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婚姻法以及民法典。根据婚姻法第21条规定,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成年子女,需要支付相应的赡养费。根据刑法第261条规定,负有抚养义务
5,124 2022.04.17 -
01:14
实际控制人法律上如何认定
有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规定,一般常见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等文件中。简单概括,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被认定为“可以实际支配公司行为”,同时可以被认定为是公司的实
8,810 2022.04.15 -
01:22
不尽赡养义务如何举证
不尽赡养义务如何举证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但是,实践中要提起赡养之诉,父母就需要证明子女没有履行赡养义务,也就是需要搜集充足的证据。具体包括了以下的证据
2,8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