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骨折多长时间才能鉴定为工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人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构成骨折等严重伤害的,经过工作认定手续,被认定为工作认定后,律师建议向当地劳动力认定委员会申请劳动力等级认定,即申请残疾认定。但是,在申请残疾鉴定之前,工作人员必须知道以下两种情况:1、残疾是指人体受伤后身体功能永久存在残疾的情况,残疾鉴定必须在工作人员工作稳定后进行2、根据工作保险条例的规定,员工在残疾评估等级后,停止工作待遇,开始享受残疾待遇,因此员工在停止工作期间申请残疾鉴定,最终被认定为残疾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会提前停止工作期间的待遇。综上所述,律师建议工作人员在受伤情况治疗相对稳定后者停业补助期满时,申请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的劳动力等级鉴定,即残疾等级鉴定,最大限度地享受工作待遇。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因此工伤骨折鉴定的最佳时期为发生之日起,三十日止。
-
骨折工伤鉴定每多长时间
骨折工伤鉴定的时间一般是六十日之内;若申请中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只需要十五日。劳动能力鉴定则由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的六十日内作出,必要时可延长三十日。
2020.02.27 161 -
骨折工伤鉴定要多长时间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提出申请〕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申请劳动
2020.03.05 98 -
工伤骨折多长时间进行工伤鉴定
骨折后一般要求治疗基本终结后才能做伤残等级鉴定。比如骨折后是保守疗法,未做手续的话,一般只要骨折部位生长良好,不须再做任何治疗时就可申请鉴定了。如果里面有固定物(比如钢针、钢板等),原则上要等到里面的固定物拆除后才能算治疗终结的。
2020.05.30 348
-
髌骨骨折工伤鉴定多长时间能过
一、国家规定的伤残鉴定时限为受理后60天作出伤残结论,特殊情况可延长30天。 二、工伤保险是国家强制性保险,由单位缴费参加,个人不用交钱的,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所有费用及赔偿内容由单位承担,对你不
2022-07-31 15,340 -
工伤骨折要多长时间能做鉴定
1、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医疗期的,那么骨折是需要根据骨折的部门来判定医疗期的长短。医疗期结束才能做伤残鉴定。2、申请工伤鉴定时需满足最低的医疗期1-2个月:头皮裂伤、血肿;3个月:颅骨
2022-04-16 15,340 -
工伤骨折后多长时间能做伤残鉴定
工伤骨折后最好是在伤情经治疗相对稳定后,或者停工留薪期满时,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申请劳动能力等级鉴定,以便能最大化的享受工伤待遇。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
2022-06-07 15,340 -
骨折后多长时间才能做伤残鉴定?
伤残鉴定的时效必须等到“医疗终结”方能进行,即被保险人出险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功能锻炼后,其功能恢复到一定的程度处于稳定状态,此时才能准确评定伤残的程度。通常鉴定时效为出险后3-6个月,为有利被保
2022-05-17 15,340
-
00:59
工伤骨折怎么鉴定伤残等级工伤骨折鉴定伤残等级的程序如下:受伤职工收到工伤认定书,待伤情稳定后就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
4,059 2022.04.17 -
01:08
哪些骨折能鉴定为十级伤残伤残鉴定标准提到骨折的规定有: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丧失。除拇指外,余3~4指末节缺失。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有骨折。关节功能丧失。末节离断。符合任何一项都可以评10级工伤。十级工伤鉴定标准:器官部分缺损,
6,876 2022.04.15 -
01:27
工伤骨折赔多少钱一般工伤赔付是和本人的工资有关的。每一个地区的标准是不同的,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和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以员工本人的工资为标准进行计算。其中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是本人工资乘上十一个月;一次性的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的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及生活的护理费用
1,322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