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生子第一胎罚款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未婚生子第一胎罚款。我国目前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如果公民生育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缴纳社会抚养费。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根据《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三条不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增设与计划生育有关的收费项目,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一胎子女,不会罚款会责令补办结婚登记;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二胎子女,征收二倍的社会抚养费;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三胎以上子女的,征收3倍以上6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我们中国法律明确规定了生孩子必须要有准生证的政策。所以在生孩子之前就必须先拿到准生证,否则就属于违规生育。 但是,大多数地区未婚生子第一胎都是不要罚款的。
-
未婚生第一胎要罚款吗
未婚先孕,孩子在办理结婚登记后出生的不会被罚款,但如果孩子出生后6个月仍未办理准生证的,要被计生部门罚款才能上户口。因此,未婚先孕需要尽快办理结婚登记以及准生证明,然后依法生育小孩。
2020.09.26 149 -
未婚生第一胎是否要罚款
未婚先孕,孩子在办理结婚登记后出生的不会被罚款,但如果孩子出生后6个月仍未办理准生证的,要被计生部门罚款才能上户口。因此,未婚先孕需要尽快办理结婚登记以及准生证明,然后依法生育小孩。
2020.03.31 89 -
第一胎未婚先育罚款吗
未婚先孕,孩子在办理结婚登记后出生的不会被罚款,但如果孩子出生后6个月仍未办理准生证的,要被计生部门罚款才能上户口。因此,未婚先孕需要尽快办理结婚登记以及准生证明,然后依法生育小孩。
2020.01.29 153
-
未婚生子第一胎罚款吗
(一)虽够法定婚龄但未登记结婚而生育的,按本人9个月收入的金额征收;对未到结婚年龄而又未婚生育的,每提前一年加收一年的罚款。如女方20岁才到结婚年龄,但是16岁就生孩子了,就是要多收4年的罚款。 (二
2022-05-27 15,340 -
未婚生子第一胎罚款吗?
未婚生子第一胎罚款。我国目前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如果公民生育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缴纳社会抚养费。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根据《社会抚养费征收
2022-06-04 15,340 -
未婚生子生第一胎要罚款吗
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一胎子女,不会罚款会责令补办结婚登记;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二胎子女,征收二倍的社会抚养费;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三胎以上子女的,征收3倍以上6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2022-06-06 15,340 -
未婚生子第一胎要罚款吗?
一,不罚款: 1,未婚生子,一般需要按照当地的计生政策,缴纳相应的社会抚养费(属于行政收费,不是罚款); 2,社会抚养费的数额可以协商解决,如果无法一次性缴纳的,可以分次缴纳。二,非婚生子女户口可以参
2022-03-27 15,340
-
01:00
未婚生子要罚款吗2021最新
未婚生子的罚款金额标准有两个:1、未到结婚年龄未婚生育的按照1.5至2.5倍征收;2、已到结婚年龄未婚生育的则按本人9个月的收入征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计划生育外第一个子女的夫妻双方,分别按下列规定一次
1,729 2021.03.03 -
01:31
未婚生子怎么罚
虽然根据最新的规定,我国实行二胎政策,国家鼓励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但是,此项人口政策针对的是,已经经过婚姻登记的合法夫妻。同时,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在我国要合法生育子女,父亲和母亲必须持有准生证。要获得准生证,就必须具有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但这
1,538 2022.04.17 -
00:53
第一次提醒单要罚款吗
第一次提醒单不要罚款。提醒单上没有写就不需要,只有违规停放车辆并且警告后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才会被罚款。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
2,40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