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增强法律意识,应如何增强我们对现行法律的法律观识和解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何增强法律意识?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我们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近年来学生犯罪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有沉迷于网络游戏,模拟网络杀人游戏杀人的;还有因为打牌而把舍友都杀了的马加爵;将硫酸泼向熊猫的清华学生刘洋……这许许多多的学生犯罪案例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的同时,也不得不使我们反思,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去提高我们学生的法律意识,避免走入歧途?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不得不反驳一些学校的教学方式,法律课上内容单调,课堂过于单板,老师授课的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法律课的课时相对来说也比较少,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很精湛的学到一些有用的法律知识是很不现实的。这就是现在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学习法律知识兴趣不大的一大原因。如何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我提出我个人的几个观点:首先,高校要重视对学生法律课的讲授,增加学时,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目前我国高校法律课程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授课课时少,造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任务授课时匆忙仓促,讲解不透彻。教师不能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了事,要从根本上让学生明白,学习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社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基于学校法律课的枯燥无味,我们很有必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也就是说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法,运用身边发生的法律时事进行讲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理论联系了实际,在课堂上让学生就案例分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请办案人员进行课堂讲法,举办一些法律专题的知识讲座。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办案,让学生从中学习知识等等。其实,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是有很多选择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校要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创造氛围,为学生提高法律意识提供更多的机会。学校要尽量多地举办一些法律专题的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将娱乐和学习相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些趣味性较浓的活动,让学生在娱乐过程中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好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违法犯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律知识的缺失,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成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面临着学习、恋爱和就业等众多的心理压力,一旦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就会越过法律的束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再次,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教育工程,法律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如果法制教育没有做好,危害的是社会。因此社会也有责任来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社会上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坚决打击一些容易对青年学生容易造成误导的违法活动。对网吧和酒吧等娱乐场所要加强监管,避免青年学生受到其中的影响。同时,社会上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岩,违法必究。让学生能够享受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从而让他们相信法律,学习法律。最后,家庭是教育的第一阵地,家庭法律教育做得好不好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场所,但是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却是最深远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真正成型的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很多青年人犯罪的根源就是家庭上的不良影响所造成的。因为父母离异、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孩子的爱的缺失和过于溺爱等等原因造成了孩子日后的心智不成熟,心理不健全。因此法律教育还要呼吁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使得两个教育阵地能够有效地互动。从源头上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综上所述,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源头上做起,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配合在一起,把这个系统工程做好。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的关键时期。高校要重视和把握这个时机做好对对学生的法律教育,为社会输送一个心智都健全的能够适应法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不是一个高级犯罪分子。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清楚地了解各项规定;加强自律,加强法律意识,做到不违法也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
根据相关规定,收到伤害应及时报警,出院后要求派出所出具伤害鉴定进行伤害鉴定。如果是轻伤,只能按普通治安案件处理,派出所可拘留15天,罚款500元;相关规定还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致人死亡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1、培养和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忧患意识和气节意识。维护国家安全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而不仅仅是国家安全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为提升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也需要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国家安全意识。 2、积极发扬中
2020.12.20 14,579 -
我们该如何通过法律追收欠款
要通过法律追收欠款,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或者直接提起诉讼,如果当事人提起诉讼,需要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还需要注意满足起诉的法定条件。
2020.10.09 98 -
政府违法强拆后我们该如何
政府在强拆时,应提前张贴公告或者送达强行拆除通知,未予公告而强拆的,属于行政行为违法无疑。强制拆除违法建筑,政府也要严格遵循《行政强制法》的程序性规定,拆除之前应当先通知相对人自行拆除,在未张贴公告或者送达文书,不按行政执行程序进行的,不得
2020.10.16 143
-
如何增强农民工法律意识
我国正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但是农民工法律意识欠缺却是多年来尚未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自身文化教育素质的低下、传统小农思想的束缚、执法环境的不健康、法律援助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造就了农民工法律意识不强的
2022-07-27 15,340 -
我国对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法律规定
法学是一门古老的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作为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史学是一门重要的理论法学。它既包括法律理论,又包括法律制度史的内容,一般涵盖法律文化的内容。所谓外国法律思想史学科,主要研究除我国以外世
2022-02-07 15,340 -
法律中我们如何行使正当防卫权?
一、如何行使正当防卫权利?关于正当防卫,我国《刑法》是这样规定的: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那么,公民应当
2022-03-25 15,340 -
现在的农民工法律意识该怎样加强?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重视和相关法规的完善,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民工法律意识欠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很好的改善,这也是实际生活中农民工合法权益受损现象依旧频频发生的主要
2022-07-29 15,340
-
01:23
假释在法律上是如何解释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犯罪分子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危险性,且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其次,如果犯罪分子
1,176 2022.04.17 -
01:14
凭什么强制报废我们的车强制报废车辆是因为车辆的使用已经达到一定年限,或者因为其他原因造成车辆严重损坏且无法修复,如果继续使用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环境生态保护,因此依照政府规定应当进行报废处理。根据最新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的相关规定可知,私家车的使用不
1,292 2022.06.22 -
02:19
我国法律对父母赡养费标准是如何确定的我国法律对于父母的赡养费标准是如何确定的?法律上对于父母赡养费标准没有确定一个具体的数额或者是标准,实践当中啊,法律规定的赡养义务是指老人没有生活能力、生活困难然后需要子女们尽赡养义务,子女们才应该给钱,这是一个前提条件。但具体给钱多少,它
1,907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