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法定理由可以直接起诉离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没有法定理由可以直接起诉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提起离婚诉讼的,法院认为夫妻感情破裂的,并且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没有法定理由可以直接起诉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提起离婚诉讼的,法院认为夫妻感情破裂的,并且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没有结婚证不可以直接起诉离婚。结婚证是诉讼离婚的重要证据材料。当事人没有结婚证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办结婚证,补办完之后再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
没有结婚证可以直接起诉离婚吗
法律规定,去法院起诉离婚是需要有婚姻证明的,也就是结婚证,如果没有结婚证是不可以起诉离婚的,需要补办结婚登记证明方可法院立案受理。当事人可以拿着身份证到婚姻登记机关查到结婚登记的档案,开具婚姻证明,补办结婚证。
2020.11.11 124 -
没分居可以直接起诉离婚吗
没分居是可以直接起诉离婚的。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所以分不分居都是可以起诉离婚的。
2021.01.02 115 -
离婚直接法院起诉可以吗
离婚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进行起诉。离婚的主要条件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双方自愿离婚的,双方拟定协议,把财产等有关事宜协议清楚,到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手续即可。一方不同意的,那么可以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申请,人民法院就会根椐实际情况,按法律规定的程序
2022.06.06 321
-
起诉离婚,没有离婚证可以直接在法院起诉吗
可以。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2-08-19 15,340 -
没有判刑可以直接起诉离婚吗
可以起诉离婚。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可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
2022-05-31 15,340 -
没有结婚证可以直接起诉离婚吗
没有结婚证如果是指有结婚证,但是被对方扣留或者丢失的,可以携带身份证去婚姻登记机关补办结婚证,然后到法院起诉;没有结婚证的,男女双方已符合婚姻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婚姻登记,未
2022-06-06 15,340 -
没有离婚协议书可以直接起诉吗
具体要看具体的事实和证据情况。关键要看协议是如何签订和如何约定的。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如果被诉,积极应诉答辩。离婚纠纷,涉及离与不离的问题、子女抚养权以及抚养费的问题、夫妻共同财产分
2022-05-07 15,340
-
01:00
有借条可以直接起诉吗有借条可以起诉,但是不一定能胜诉。民间借贷纠纷,主张还款的债权人需要提供相关债权凭证,即借条。除此之外,还需要证明出借款项已实际支付给借款方,并提供回单凭证等证明。最好明确知悉借款方身份信息,以便于法院通知被告应诉,也便于后续判决生效后的执
3,809 2022.05.11 -
01:20
什么理由可以起诉离婚首先,离婚有两种途径:协议离婚和起诉离婚。如果双方都自愿离婚的,可以协议离婚。如果有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就要起诉离婚。我国婚姻法目前规定的法定判离情形,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2,320 2022.04.15 -
00:52
拖欠工资可以直接起诉吗拖欠工资可以直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我国法律对于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多久才能起诉,并没有明确规定。换句话说,只要公司没有在约定时间内支付劳动报酬,员工便可以起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
5,26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