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还房贷期间可以离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夫妻还房贷期间可以正常离婚。夫妻离婚与在婚姻存续期间是否存在共同债务无关,不管是否存在共同债务,都可以进行协议离婚,或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来离婚。 2、对于在婚姻存续期间存立的房屋贷款债务,可以由双方通过协商来确定该债务如何分割或由谁来承担,如果协商不成的,则原则上应由双方共同负责偿还。 3、夫妻在离婚时对房贷债务的承担或分割约定,仅在夫妻双方间有效,对于房贷的债权人,在夫妻离婚后,仍有权要求夫妻双方来共同偿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还房贷期间可以正常离婚。夫妻离婚与在婚姻存续期间是否存在共同债务无关,不管是否存在共同债务,都可以进行协议离婚,或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来离婚。对于在婚姻存续期间存立的房屋贷款债务,可以由双方通过协商来确定该债务如何分割或由谁来承担,如果协商不成的,则原则上应由双方共同负责偿还。但是,夫妻在离婚时对房贷债务的承担或分割约定,仅在夫妻双方间有效,对于房贷的债权人,在夫妻离婚后,仍有权要求夫妻双方来共同偿还。
夫妻在还贷期间可以是正常离婚的。夫妻离婚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否存在共同债务没有太大的关系。无论夫妻双方是否有共同债务,都可以协议离婚或通过法院诉讼离婚。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的住房贷款债务,双方可通过协商。
-
夫妻在还房贷期间可以离婚吗
夫妻在还房贷期间可以离婚。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离婚,也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离婚。夫妻一方婚前购买的房屋,婚后共同还贷的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对共同还贷部分进行分割。
2021.04.22 106 -
夫妻还房贷期间可不可以离婚
夫妻还房贷期间可以离婚。夫妻离婚与婚姻期间是否有共同债务无关。无论是否有共同债务,都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通过法院诉讼离婚。对于婚姻存续期间存在的住房贷款债务,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确定债务如何分割或由谁承担。协商不成的,原则上由双方共同偿还。然而
2022.04.16 278 -
夫妻还房贷期间能离婚吗
夫妻还房贷期间能离婚。离婚是自由的,除了法定的几种情形,想离婚都可以离。离婚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 1、协议离婚,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并签订离婚协议,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2、诉讼离婚,一方到法院起诉离婚,由法院根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
2021.01.09 323
-
夫妻还房贷期间可以提前离婚吗
夫妻还房贷期间能离婚。离婚是自由的,除了法定的几种情形,想离婚都可以离。离婚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 1、协议离婚,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并签订离婚协议,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2、诉讼离婚,一方到
2022-06-09 15,340 -
夫妻还房贷期间能离婚吗
夫妻还房贷期间可以正常离婚。 夫妻离婚与在婚姻存续期间是否存在共同债务无关,不管是否存在共同债务,都可以进行协议离婚,或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来离婚。对于在婚姻存续期间存立的房屋贷款债务,可以由双方通过协
2022-06-01 15,340 -
房贷还清夫妻可以离婚吗
1、夫妻还房贷期间可以正常离婚。夫妻离婚与在婚姻存续期间是否存在共同债务无关,不管是否存在共同债务,都可以进行协议离婚,或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来离婚。 2、对于在婚姻存续期间存立的房屋贷款债务,可以由双
2022-07-10 15,340 -
还房贷前夫妻可以离婚吗?
夫妻还贷期间可以离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应当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偿还进行协商一致。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夫妻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
2022-06-07 15,340
-
00:53
妻子怀孕期间丈夫可以提出离婚吗妻子怀孕期间,丈夫可以与妻子协议离婚,但不可以提出诉讼离婚。有以下情形的,男方不得提出诉讼离婚,但是女方提出或者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的除外: 1、女方在怀孕期间或分娩后一年内; 2、女方在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 怀孕期间协议离婚要注意以下事项
3,033 2022.07.10 -
01:00
夫妻一方死都不离婚这婚还可以离吗夫妻一方不同意离婚的,另一方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方式达到离婚的目的。如果双方感情确实已经破裂,经过调解无效的,法院会准予双方离婚。具体来讲,如果具有以下情形,并且经调解无效的,法院将准予离婚:1、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2、对家庭成
1,969 2022.05.11 -
01:58
有房贷的夫妻离婚程序有房贷的夫妻一样是正常的离婚程序,可协议离婚,也可诉讼离婚: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可以到婚姻登记处办理协议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即可解除婚姻关系;一方不愿意离婚或者对财产、子女等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到对方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起诉
1,982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