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征收法律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简易征收指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而无法取得原材料或货物的增值税进项发票,按进销项的方法核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后税负过高,因此对其按简易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二)避孕药品和用具; (三)古旧图书;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五)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六)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七)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简易征收,即简易征税办法,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行业的特殊性,无法取得原材料或货物的增值税进项发票,所以按照进销项的方法核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后税负过高,因此对特殊的行业采取按照简易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简易征收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按简易办法备案须提供的材料如下: 1、企业适用简易办法征收书面(打印)申请书(申请内容包括:生产上述货物的原料及生产流程的详细说明);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复印件); 4、有关部门批准企业生产产品的资质证明或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复印件); 5、企业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简易办法征收申请备案表》一式二份。 注意事项:企业提供的复印件均一式一份,使用A4复印纸,注明“与原件相符”字样,并加盖企业公章,复印件需字体清晰可辨,不得折叠,填报内容保证真实、可靠、完整,字迹工整,不得涂改。如审核时发现填报内容不符将不予受理。
-
房产税简易征收
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达到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3倍以下的住房,税率为0.5%;3倍(含)至4倍的,税率为1%;4倍(含)以上的税率为1.2%。个人房产税税的应纳税额:个人住房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2020.02.21 720 -
3% 征收简易征收什么意思
简易征收,即简易征税办法,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行业的特殊性,无法取得原材料或货物的增值税进项发票,所以按照进销项的方法核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后税负过高,因此对特殊的行业采取按照简易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按简易办法计税且按照3%征收率征收的征收范
2020.04.25 1,482 -
简易征收什么意思?
简易征收是指按照相关政策规定针对部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采用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征收方式。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产品的增值率,逐期计算缴纳增值税,在年度终了时进行结算,多退少补。
2020.08.31 1,168
-
哪些是简易征收?
简易征收办法就是不根据国家zhidao规定的基本税率或者是征收率进行征收,而是按照国家另外规定的一个比率 进行征收。按规定程序征收是指完全计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然后是销项减去进项,计算应纳税额。简易
2022-06-21 15,340 -
哪些是简易征收
简易征收办法就是不根据国家zhidao规定的基本税率或者是征收率进行征收,而是按照国家另外规定的一个比率 进行征收。按规定程序征收是指完全计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然后是销项减去进项,计算应纳税额。简易
2022-06-22 15,340 -
简易征收措施分别有哪些?
简易征收办法就是不根据国家zhidao规定的基本税率或者是征收率进行征收,而是按照国家另外规定的一个比率 进行征收。按规定程序征收是指完全计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然后是销项减去进项,计算应纳税额。简易
2023-05-07 15,340 -
后,可选择的简易征收有哪些
1、房地产一般纳税人企业的老项目,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法;2、建筑类一般纳税人企业的老项目,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法;3、建筑类一般纳税人企业,清包工项目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法;4、建筑类一般纳税人企业,甲供材项目
2022-10-30 15,340
-
01:10
保管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保管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将物交付他方保管的合同。保管合同的法律特征具有以下四点,分别是: 1、保管合同是提供劳务的合同,保管合同以物的保管为目的,保管人为寄存人提供的是保管服务; 2、保管合同既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订立
1,515 2022.11.24 -
01:36
被征收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相关规定,一般在房屋被征收时,作为被征收人会享有以下的权利和义务: 1、被征收人针对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或者补偿决定,如果有异议的,可以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进行提起行政
732 2022.05.11 -
01:02
普通法律有哪些
普通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8,4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