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未成年人假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适用的条件和程序并无特殊规定,因此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的,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表明对未成年人的的幅度、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可以放宽。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而《》第81条第二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强奸、抢劫、、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此,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只要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几乎没有假释可能,但减刑不受影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未成年人适用假释的条件: 1、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2、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3、确有悔改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适用假释的条件和程序并无特殊规定,因此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表明对未成年人的减刑的幅度、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可以放宽。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而《刑法》第81条第二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此,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只要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几乎没有假释可能,但减刑不受影响。
-
-
未成年杀人了如何处理
中国未成年人的年龄规定为18岁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16岁以上未成年人犯罪、杀人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十四岁以下但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下的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14岁以
2022.03.10 208 -
未成年人抢劫如何处理
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抢劫的,应负刑事责任,一般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对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抢劫的。不负刑事责任。
2020.03.10 103
-
未成年人如何适用假释
少年的减刑假释条件,我国刑法没有作出特别规定,因此假释的一些限制条件,如我国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
2022-08-27 15,340 -
如何解释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而在其他国家,未成年人被定义的年龄范围不同。例如在日本,未成年人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但是在美国,未成年就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目前,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有
2022-08-14 15,340 -
未成年打人如何处理
未成年人打人也搜索要依靠法律来进行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构成犯罪,因不满十六周岁
2022-04-27 15,340 -
未成年伤人如何处理
是否做了伤情鉴定?是否构成轻伤?既然是未成年人,为了保障其健康的成长,或不负刑事责任。
2022-04-01 15,340
-
00:55
未成年人杀人该如何判刑未成年人杀人的,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确定其所负担的刑事责任。具体分为以下情况: 1、如果行为人已满十二周岁而未满十四周岁的,犯故意杀人罪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如果行为人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
3,999 2022.04.17 -
01:20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是如何处罚的根据《刑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相关规定: 1、对于已满16周岁的犯罪人,应该负相应罪行的刑事责任; 2、对于不满16周岁但已满14周岁,犯故意伤害罪导致受害人重伤或死亡、实施强奸、抢劫、故意杀人、爆炸、贩卖毒品、纵火、投放危险品罪的,应
2,305 2022.04.15 -
01:01
未成年人身损害如何起诉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承担侵权责任。《民法总则》的实施,将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分界点,由十周岁提前到了八周岁。即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
1,90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