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过当量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二、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对于防卫过当的量刑,中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正在事实的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行为,是不存在防卫过当的。如你所说,对方三人持凶器入室行凶,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打死了行凶者也不属于防卫过当。除非是对方的暴力侵害已经被成功制止,你的朋友出于“防患于未然”的想法进一步伤害对方才可能导致“防卫过当”。“防卫过当”本身不是罪名,一般都会以“故意伤害罪”定性,但是在量刑的时候会从轻。 防卫过当致对方死亡即涉嫌故意杀人罪。按照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国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对于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正当防卫过当的量刑:应当按照其涉嫌的具体罪名及其标准进行量刑,且在此量刑基础上,防卫过当作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但是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正当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正当防卫过当怎么量刑?
正当防卫过当的量刑:应当按照其涉嫌的具体罪名及其标准进行量刑,且在此量刑基础上,防卫过当作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量刑情节予以考虑。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
2020.02.11 110 -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是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
2020.03.27 314
-
正当防卫过当怎么量刑
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有着明确的规定,正当防卫也有“度”的限制,并不是无所限制的,超过一定的“度”就是防卫过当,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2022-06-02 15,340 -
正当防卫过当应当怎样量刑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
2022-07-31 15,340 -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有哪些区别,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和防卫是时间条件、主观条件、对象条件等一致,但限度条件完全不同。正当防卫不应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应在必要的合理限度内进行,否则防卫过度。限度条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非法侵害的强度
2021-10-22 15,340 -
过当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是指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并采取的制止非法侵害; 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防卫过当,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
2021-11-21 15,340
-
01:01
无过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无过当防卫和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 1、无过当防卫属于正当防卫,两者其实属于同一范畴。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无过当防卫,是以正当防卫为前提的。判定无过当防卫时,也应当遵循防卫中当事人关于防卫目的、方式方法、起因、时间、限度
2,799 2022.04.17 -
01:30
正当防卫标准
正当防卫,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让国家、公共利益、自己或别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 2、必须是发生了不法侵害行为。这里的“不法侵害”,是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我国法律所明确禁止; 3、必须是正在发
8,983 2022.04.15 -
00:54
正当防卫致死要判刑吗
正当防卫致死是否要判刑,要看是否超过了正当防卫的界限,造成发防卫过当。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
1,66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