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能因子女姓氏变更而拒付抚育费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雷某因孩子改姓就拒绝给付抚养费的行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民法通则》第99条第一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法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但在子女未成年前,其姓名更改应由父母共同协商决定。你未征得雷某同意擅自将女儿姓名变更,侵犯了雷某的权利,但雷某不能以此为由拒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根据《婚姻法》第36条、第37条的相关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由此可以看出,离婚后,非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给付子女抚养费是其法定义务,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可以。 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擅自变更子女姓氏的,从而产生纠纷的另一方可以责令恢复原姓氏,但不能拒付抚养费用。
1、离婚后,非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给付子女抚养费是其法定义务,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 抚养费的给付与子女姓名的确定或变更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问题,前者为父母的法定义务,后者是父母亲权的内容,子女姓名的确定或变更并非抚养费给付的前提条件。 因此,非直接抚养子女一方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 2、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 未成年子女的姓名系由父母双方共同协商确定的,父母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未经对方同意而擅自把子女姓氏改换随己的姓氏或随继父(母)的姓氏; 构成侵害非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父母权利的侵权行为,应责令恢复原状,即恢复子女原姓氏。
-
离婚后擅自变更子女的姓氏能否拒绝支付抚养费
1、离婚后,非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给付子女抚养费是其法定义务,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抚养费的给付与子女姓名的确定或变更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问题,前者为父母的法定义务,后者是父母亲权的内容,子女姓名的确定或变更并非抚养费给付的前提条件。
2020.11.06 217 -
离婚后可以因为子女姓氏变更不给抚养费吗?
不可以。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擅自变更子女姓氏的,从而产生纠纷的另一方可以责令恢复原姓氏,但不能拒付抚养费用。
2020.04.04 101
-
后能因子女姓氏变更而拒付抚育费吗?
雷某因孩子改姓就拒绝给付抚养费的行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民法通则》第99条第一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法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但在子女未成年前,其姓名更改应由父母
2022-10-23 15,340 -
离婚后能因子女姓氏变更而拒付抚育费吗
不能以前妻更改孩子姓名为由拒付抚养费。支付抚养费是未直接抚养的一方的法定义务。法律规定,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抚养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
2022-06-05 15,340 -
父母能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绝付抚养费吗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育费。但是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法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
2022-03-21 15,340 -
因为孩子姓氏变更可以拒付抚育费吗?
雷某因孩子改姓就拒绝给付抚养费的行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民法通则》第99条第一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法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但在子女未成年前,其姓名更改应由父母
2022-10-23 15,340
-
01:27
离婚后女方变更孩子姓名,男方可以不给抚养费吗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因为父母离婚而消灭,所以,父母即使离婚了,也仍然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男方不能因为更改姓名的问题就拒绝支付抚养费。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双方可以自行约定,抚养费由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全部承担,另一方不再给付,但是如果
1,510 2022.04.15 -
00:56
变更抚养权后抚养费怎么付
男女双方离婚之后,如果男女双方能够协商一致或者是存在法定的情形,那么是可以变更抚养权的。抚养权变更之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向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支付抚养费用。关于抚养费用的支付方式以及具体的数额是由男女双方来协商的。如果男女双方协议不成,
1,770 2022.04.15 -
01:40
离婚后能否变更子女抚养权
离婚后能变更子女抚养权,但需要有正当理由,具体如下: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八周岁以上未
1,331 20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