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协议案件的适用原则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合法性审查为主线 行政诉讼以合法性审查为原则的特点是由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关系所决定的。行政协议作为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的方式,法院应当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合法性监督。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对民事合同的审查主要是一种合约性的审查,即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合同的约定,合同的合法性问题一般纳入合同的效力规范中进行审查。行政协议的合法性问题,大体需要遵循依法律行政原理,强调行政协议订立的法定性和公益性;民事合同的合法性问题,则遵循法不禁止即可为的原理,强调合同订立的自愿性和平等性,两者旨趣全然不同。对行政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既是行政诉讼法的明确要求,也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和保障公共利益的必然要求。对行政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要看行政协议的订立、变更、解除等活动有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或规章的依据。立法机关指出,较低层级的规范性文件能否授权行政机关单方解除、变更协议,涉及合法与合约的关系,需要在相关实体法中予以研究和规定,由于涉及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上规章以外规范性文件不应作出限制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规定。在对合同的效力审查等方面,对是否符合《合同法》54条规定的法定变更、撤销情形进行审查,也属于广义上的合法性审查的内容。 (二)优先适用行政法律规范 行政协议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基于当事人合意的双方行政行为,该行为应当依照行政诉讼法接受司法监督。立法机关的权威意见认为,法院审理行政协议案件,在实体法方面,应当优先适用有关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特别规定,没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合同法。这实际上就确立了行政协议案件中优先适用行政法律规范的原则。域外也有类似制度,在没有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情况下,准用民事法律规范。例如,德国《行政程序法》第62条规定了“补充适用的规定”:只要第54条至第61条未另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余的规定,另补充适用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优先适用行政法律规范的主要目的在于审查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遵循了合法的要求。又如,对于征收补偿协议,法院在审查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该协议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否符合行政程序的要求,是否保障了当事人的住房需求,是否给予了适当补偿等。再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12条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法院审查国有土地出让协议的出让年限,是审查行政协议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 (三)参照适用合同法规范 行政协议具有的“两面性”直接决定了行政协议案件的审理除了适用行政法律规范之外,也要适用民事法律规范。《适用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审查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履行、按照约定履行协议或者单方变更、解除协议是否合法,在适用行政法律规范的同时,可以适用不违反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规范。域外对此也有规定。例如,我国台湾地区“行政程序法”第141条规定:“行政契约准用民法规定之结果为无效者,无效。”第149条规定:“行政契约,本法未规定者,准用民法相关之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民事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民法、合同法和民事诉讼法。在实体规定方面,关于合同的效力、要约与承诺、当事人行为能力、是否履行、违约责任等,如与行政法律规范并无抵触,可以参照适用;在程序规定方面,是否可以适用和解、反诉、“谁主张,谁举证”规则等问题,均值得深入研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处罚的原则有以下几项: (一)处罚法定原则处罚法定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在行政处罚行为中的集中体现。主要内容是:1.处罚依据是法定的;2.实施处罚的主体是法定的;3.实施处罚的职权是法定的;4.处罚程序是法定的。 (二)处罚公正、公开原则处罚公正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行政处罚中必须依法裁判,公平地处罚违法行为人。既不能同等情况给予不同处罚,也不能不同情况给予相同处罚。另外,还不能违反公正的程序。处罚公开原则是指行政处罚的依据及处罚中的有关内容必须公开。 (三)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实施的行政处罚,必须与受罚人的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亦即行政处罚的种类、轻重程度及其减免均应与违法行为相适应。 (四)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行政处罚是法律制裁的一种形式,但又不仅仅是一种制裁,它兼有惩戒与教育的双重功能。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处罚达到教育的目的。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的适用中应当始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五)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则行政相对方因违法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法行为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已给予行政处罚而免于追究其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因为行政制裁与民事制裁、刑事制裁的性质及对象等是不同的。 (六)救济原则在行政处罚中必须提供充分的救济,才能真正保障相对方的权利。相对方对行政主体给予的行政处罚依法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有权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相对方因违法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提出赔偿要求。 (七)处罚追究实效原则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不再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行政处罚适用的原则有哪些?
行政处罚适用原则具体如下: (一)处罚法定原则; (二)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三)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 (四)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则; (六)救济原则; (七)处罚追究实效原则。
2020.09.12 141 -
行政处罚有哪些适用原则
我国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所适用的原则一般包括: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罚程度与危害程度相当原则等。《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2020.03.07 113 -
行政处罚中的适用原则有哪些
行政处罚要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2020.12.18 139
-
行政复议适用原则有哪些?
行政复议基本原则,是指由行政复议法确立和体现的,反映行政复议基本特点,贯穿于行政复议全过程,并对行政复议起规范和指导作用的基本行为准则。 1、合法、公正、公开、及时和便民原则。 合法原则,是任何行政行
2022-08-14 15,340 -
行政复议案件有哪些原则?
《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条行政复议案件原则但对于书面审查的办法,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2022-08-07 15,340 -
行政复议案件管辖原则有哪些?
对于行政复议案件管辖原则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法律可知,一般地域管辖是指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来确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管辖,适用于一般行政案件。包括两种情况:(1)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
2022-07-03 15,340 -
审理行政复议案件不适用调解的原因有哪些
行政复议调解是有范围的,不是所有的行政行为都可以调解的,一般1、不服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2、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行政补偿纠纷。这两种情况才可以调
2022-08-21 15,340
-
01:06
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合同履行基本原则包括全面履行原则、诚信履行原则和保护生态环境原则。根据我国民法典合同编的相关规定,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要遵循诚信原则,尽到相应的通知、协助和保密等义务。并且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还要
764 2022.06.15 -
01:28
合同的原则有哪些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原则主要包括了下面几点: 1、平等原则,意思是合同双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一方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不能强迫对方接受合同条款; 2、合同自由原则,意思是当事人有权自由决定是否订立合同,不受任何人的强迫和
6,057 2022.04.15 -
01:02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有哪些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取保候审一般适用于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造成社会危害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取
3,09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