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的借条有效期是多久呢,怎么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借条的有效期是指借条的诉讼时效,借条的诉讼时效不影响借条本身的效力。只要是合法签订的真实有效的借条无论多久,借条本身都是有效的。时间只是确保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是否会得到法律的保护问题。 2、关于借条的诉讼时效,与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一样要看是否约定了还款时间,如果写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3年。如果没有约定归还时间,则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3、从诉讼时效的角度看,如果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如果没有注明还款日期,则表明该合同系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债权人有权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但须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间借贷借条的有效期也就是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借条有明确还款日期的,从还款日期到期后的第二天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没有明确还款日期的,债务人可以随时主张还款,诉讼时效从主张还款之日起开始计算。
民间借贷借条的有效期先看双方借贷合同的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的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法律对于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有具体的规定,即借条的诉讼时效不影响借条本身的效力,只要是合法签订的真实有效的借条无论多久,借条本身都是有效的,时间只是确保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是否会得到法律的保护问题。
-
民间借贷欠条有效期是多久呢
民间借贷欠条的有效期是指其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款的,出借人可以在三年的有效期限内依法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借款人及时还本付息。
2021.02.22 112 -
民间借贷借条有效期是多久?
民间借贷中借条的有效期可以依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如果履行还款义务,那么这张借条就作废了。在借款合同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约定履行债务义务还款日期,此时借款诉讼的诉讼有效期是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遭受损害起的三年;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日期,那
2021.01.24 142 -
民间借贷借条的有效期是多久
注明了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是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而没有注明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为20年。私人借款的借条有效期分两种情况: 1、如果双方在借条上约定了还款期限,那就以双方约定的为准; 2、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那么私人借款的借条有
2021.02.22 214
-
民间借贷的借条有效期是多久呢
1、借条的有效期是指借条的诉讼时效,借条的诉讼时效不影响借条本身的效力。只要是合法签订的真实有效的借条无论多久,借条本身都是有效的。时间只是确保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是否会得到法律的保护问题。 2、关于
2023-01-13 15,340 -
民间借贷借条有效期是多久呢
民法典中民间借贷借条有效期也就是借贷合同的还款期,还款期是多久由借贷双方当事人自行约定。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返还借款的期限】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
2023-03-18 15,340 -
民间借贷的借条的有效期是多久呢?
1、借条的有效期是指借条的诉讼时效,借条的诉讼时效不影响借条本身的效力。只要是合法签订的真实有效的借条无论多久,借条本身都是有效的。时间只是确保是否超过了诉讼时效,是否会得到法律的保护问题。 2、关于
2023-08-02 15,340 -
民间借贷年借条有效期限是多久呢?
借条没有有效期限制,即永久有效。但是,要求归还借款有两年诉讼时效的限制,即如果借条载明还款期限的,年借条有效期限当自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内主张权利或者向法院起诉,超过两年没有向借款人主张权利的,法律
2022-07-24 15,340
-
01:25
借条欠条的有效期是多久借条欠条的有效期是永久的。但是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只有三年,具体如下: 1、需要区分是否写了还款期限,如果写了还款期限的,还款期限届满后三年是诉讼时效期; 2、如果这三年内没有进行主张,就失效; 3、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可以随时要求还款,
781 2022.05.13 -
01:15
借条过期多久有效根据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一般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时间是三年。如果另有其他条例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诉讼时效时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开始计算。如果另有其他条例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但如果自
1,614 2022.04.17 -
01:12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有效的民间借贷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
611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