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开庭后法官为什么要原告改变诉讼原由

开庭后法官为什么要原告改变诉讼原由

2022-10-06 14:5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广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6回复

专业分析:

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案由,因为事实与所诉法律关系不符,如果不变更,是要被驳回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开庭后,原告是可以变更诉讼请求的,但是变更诉讼请求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开庭后,如果被告一方提出反诉,由第三者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是可以变更诉讼的请求的。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若人民法院的法官认为撤诉更有利于本案件的解决的,即会建议原告撤诉;但该建议不是强制性的,原告仍然享有诉权。《民事诉讼法》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官为什么劝原告撤诉
    法官为什么劝原告撤诉

    只要是法院已立案受理,撤诉只能是依原告的申请进行,承办法官无权要求原告撤诉,剥夺当事人诉权。但对问题也要辩证的看待。有时法官认为撤诉后寻求其它渠道解决,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对此法官也只能用“劝”而不是要求

    2020.02.08 398
  • 法官为什么却劝告原告撤诉
    法官为什么却劝告原告撤诉

    只要是法院已立案受理,撤诉只能是依原告的申请进行,承办法官无权要求原告撤诉,剥夺当事人诉权。但对问题也要辩证的看待。有时法官认为撤诉后寻求其它渠道解决,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对此法官也只能用“劝”而不是‘要求’。

    2020.10.05 627
  • 开庭之前法官找原告谈话是为什么呀
    开庭之前法官找原告谈话是为什么呀

    可能是进行庭前调解。分析如下: 一、法官问话,应当是进行庭前调解。另外,可以了解一下你们双方的态度和事实情况,为开庭做准备。 二、调解时,你可以不接受调解,要求法官依法开庭审理,并作出判决。 三、如实回答法官的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2020.12.09 3,184
专业问答更多>>
  • 原告能不能改变开庭时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

    2022-07-18 15,340
  • 民事诉讼未开庭,原告撤诉后,原告的能退吗

    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九条实行市场调节的律师服务收费,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律师服务收费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一)耗费的工作时

    2022-10-05 15,340
  • 开庭时原告可以更改诉讼请求吗

    在法院开庭审理过程中,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可以提交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1、《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

    2022-03-10 15,340
  • 打官司时原告出的诉讼费,官司打赢后诉讼费该由被告补偿给原告吗

    民事诉讼中,一般是由败诉方承担所收的诉讼费的。如果原告的诉讼请求得到法院的全部支持,被告就是100%的败诉,则法院会在判决书中做出大意为诉讼费由被告承担并由被告径直支付给原告的判决。

    2022-10-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有什么后果 00:57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有什么后果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一般有以下的两个后果,具体如下:1、如果被告拒不到庭应诉,也就意味着被告已经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审理,甚至还可以作出缺席判决;2、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进行调解

    4,569 2022.05.11
  • 起诉异地被告原告要去异地吗 00:58
    起诉异地被告原告要去异地吗

    起诉异地被告原告一般要去异地。一般需要到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解决。通常都是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起诉。特殊情况符合下面法律规定可以原告所在地起诉。根据相关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

    3,323 2022.05.11
  • 家庭处境化原则指什么 01:01
    家庭处境化原则指什么

    一般来说,要适用家庭处境化原则,一般是为了解决家庭矛盾纠纷。家庭处境化原则指的是,要求在观察和评估家庭成员的需要时,把家庭成员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评估受助家庭成员的需要。与受助家庭约定初次会谈的时间和安排、为初次家庭会谈作准备以及安排

    3,763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