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13岁孩子抚养费可以分配给别人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季度或年度给付。 如果协商一致,一方可以承担全部抚养费的,如果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则不可以。即使达成上述孩子抚养协议,如果过一段时间后,双方经济情况确有变化,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确有增加或者给付的必要,一方仍可诉至法院,要求另一方承担抚养费。 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应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在孩子成年后,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生活困难的,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孩子未满十八周岁可以给抚养费。子女抚养费原则期限一般是支付到子女18周岁为止。如果子女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也可停止给付抚育费。一些特殊情况下虽然子女成年,但如果父母有经济负担能力,仍要负担其抚养费,其停止期限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人一个孩子一般不用出抚养费。但是如果孩子在有必要的时候找父母任何一方要抚养费,父母都不得拒绝。并且如果确实是必要的费用,即使约定不用出抚养费,另一方也要出。
-
人可以不给孩子抚养费吗
可以不给孩子抚养费情况如下: 1、双方协商,达成一致; 2、给付方由于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确实无力按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数额给付的; 3、给付方因违法犯罪被收监改造或被劳动教养,无力给付的; 4、直接抚养子女方再婚,继父或继
2022.04.14 179 -
分居孩子可以不给抚养费吗
不可以。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义务。如果父母与子女没有共同生活在一起,则必须以支付子女抚养费的方式履行抚养义务。 父母分居也要支付孩子抚养费,不支付是不可以的。如果分居期间一方不支付孩子的抚养费,那么子女在协商无果的情况
2021.04.11 152 -
抚养费给孩子可以吗
抚养费不可以直接给孩子。具体如下: 1、抚养费应给取得孩子抚养权的一方,没有取得孩子抚养权的一方,要给取得抚养权的一方支付抚养费; 2、抚养费的具体金额以及期限可由双方协商来定。协商不成的,也可以由人民法院判决。 一、履行抚养费的方式如下:
2022.08.16 3,535
-
河北13岁孩子抚养费怎么给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季度或年度给付。 如果协商一致,一方可以承担全部抚养费的,如果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
2023-04-30 15,340 -
黑河6岁孩子抚养费怎么给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季度或年度给付。 如果协商一致,一方可以承担全部抚养费的,如果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
2023-05-09 15,340 -
黑河市五岁孩子抚养费标准
1、夫妻离婚后,对于抚养费的给付,一般是由男女双方协商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
2022-12-16 15,340 -
黑河8岁孩子抚养费给多少钱
1、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2、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
2022-12-09 15,340
-
00:55
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可以不分配吗
离婚时孩子抚养权可以不分配。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子女抚养权,同时平等的承担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离婚时,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会因为夫妻离婚而受到影响,无论是由哪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夫妻双方都应当履
1,328 2022.04.15 -
01:01
离婚有孩子怎么分配抚养费
离婚有孩子的,抚养费一般是由不直接抚养的一方向直接抚养方支付。 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有以下四点: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
3,015 2022.08.04 -
01:04
不给孩子抚养费多久可以起诉
一般情况下,只要超过一个月,有支付义务的一方未支付孩子抚养费,经过另一方催要之后仍然拒绝支付,另一方即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继续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但必须要以孩子的名义进行起诉,否则人民法院不会受理,以防他人利用孩子的名义获取额外财产。 起
5,07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