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会被立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2)》第25条:伪造、变造、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和认可文件的,应立案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四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为人有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才会以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立案。
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立案标准为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应予立案追诉。
-
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立案条件: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应予立案追诉。构成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
2020.01.12 87 -
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达到以下标准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才能立案:变造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的,应予立案追诉。变造金融机构批准经营许可证罪是指变造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
2020.05.27 90 -
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的立案标准
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的立案标准是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应予立案追诉。
2020.01.20 108
-
什么情况下构成伪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2)》第25条:伪造、变造、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和认可文件的,应立案
2021-10-09 15,340 -
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立案标准
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有变造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的行为,就构成此罪,应予立案追诉。
2022-06-10 15,340 -
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罪立案标准?
变更金融机构营业执照罪的备案标准:变更金融机构营业执照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变更金融机构营业执照的行为,就可以立案。所谓的变更是指行为人通过切割、挖掘、拼凑、修改、覆盖、揭示真正的金融营业执照,
2021-12-25 15,340 -
伪造变造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的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五条: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2021-12-07 15,340
-
01:43
非法经营金融业务构成什么罪名?非法经营金融业务,可能涉嫌触犯非法经营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正常的市场秩序,以及国家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和海关关税管理制度。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这主要有以下四方面表现形式:没有经过许可,经营国家不准
2,681 2022.05.11 -
00:50
食品经营许可证变更期间能营业吗食品经营许可证在变更期间是不能够进行营业的。如果在变更期间进行经营的话,那么就是属于无证经营,是属于违法行为。后果是有可能会遭到投诉,举报等,也有可能会被行政机关进行查处,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食品经营许可载明的许可事项如果发生了变化,那么经
4,887 2022.04.15 -
00:58
食品经营许可证几天能办下来根据法律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之内做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作出决定之日起的十个工作日之内向申请人颁发食品经营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作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
8,01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