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利用信息网络罪既遂如何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涉嫌刑事犯罪,被刑事拘留,家属应该及时委托律师帮助会见、了解客观案件情况,申请取保候审,根据案件情况替他作无罪或罪轻辩护,争取从轻量刑或缓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逃税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洗钱罪既遂会这样处罚:行为人犯洗钱罪的,一般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会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资敌罪既遂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资敌罪既遂的处罚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资敌罪既遂指的是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行为。
2020.04.20 1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决水罪既遂如何处罚?
决水罪的处罚依据为: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5.30 10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侵占罪既遂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侵占罪既遂是这样处罚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一般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020.02.12 17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利用信息网络罪量刑标准?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
2022-03-09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如何处罚?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
2022-03-13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既遂如何处罚?
【妨碍信用卡管理罪】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
2022-01-24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挪用资金罪既遂如何处罚?
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2022-03-16 15,340
-
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对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3,848 2022.05.11 -
01:14
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罪 判几年
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的,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非法利用网络信息的表现形式包括:设立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发布违法犯罪信息等。需要注意的是,
2,455 2022.04.17 -
01:0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
13,15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