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期间多久可以取保候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拘留期间的任何一天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二、根据刑诉法规定,取保候审需要以下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依法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宜逮捕的; 4.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 5.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不能结案,采取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害性的。 6.对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它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拘留多久可以取保候审?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拘留期间的任何一天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根据刑诉法规定,取保候审需要以下条件: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依法应当逮捕,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宜逮捕的;4.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5.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不能结案,采取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害性的。6.对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它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在我国刑事诉讼理论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多久可以取保候审。因此当事人在拘留期间随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在实践中,由于过早申请取保候审可能尚未完全查清案情,公安机关可能会以案情尚未查清为由驳回取保候审申请。
-
拘留期间可以取保候审吗
可以。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从刑事案件当事人从第一次被刑事拘留之日起到判决生效之前都可办理取保候审。所以拘留期间是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的,一般由当事人委托的律师办理,当然也可以由当事人的近亲属申请取保候审。具体能否被取保候审取决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
2022.04.16 2,500 -
拘留期间可以取保候审吗?
看是否符合以下: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
2021.02.26 109
-
刑事拘留期间多久可以取保候审
刑拘后随时可申请办理取保候审。需要写一份申请取保候审就好了,然后将申请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要在七天内给答复,是取保还是不予取保。《刑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
2022-08-19 15,340 -
拘留多久可以取保候审?
拘留多久可以取保候审,法律对此没有严格规定。不过,家属及律师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由办案机关视情况决定。一、取保候审的条件:《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
2022-03-30 15,340 -
拘留多久可以取保候审?
拘留后,满足以下条件的,随时可以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2023-09-02 15,340 -
拘留期间可以取保候审
关于你咨询的拘留期间可以取保候审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拘留期间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后,可以办理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
2022-08-08 15,340
-
00:56
拘留期可以取保候审吗
拘留期可以取保候审。刑事案件中,当事人从第一次被刑事拘留之日起到判决生效之前都可以办理取保候审;所以拘留期间是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的,一般应当由当事人委托的专业人士进行办理,当然也可以由当事人的近亲属申请取保候审的手续。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1,350 2022.05.11 -
01:15
挪用公款拘留多久可以取保候审
首先,挪用公款能否采取取保候审,不看拘留多久,而看行为人是否满足了特定的条件。因挪用公款而被刑事拘留最长期限是三十七天。如果能排除犯罪嫌疑的话,犯罪嫌疑人很快就被释放。若办案机关坚持认为有犯罪嫌疑,需要继续侦查的话,就要执行逮捕或者无罪释放
2,867 2022.04.15 -
01:05
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拘留是否可以取保候审,要看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1,1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