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有哪些?,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有: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或状态的描述;存在相对性,绝对的交通安全是不存在的;对于不同的时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交通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不同。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对于不同的时期和地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交通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不同。 2、交通安全是在一定危险条件下的状态,并非绝对没有交通事故的发生。 3、交通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或状态的描述。 4、交通安全是相对的,绝对的交通安全是不存在的。
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有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或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绝对的交通安全是不存在的;对于不同的时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交通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不同。
-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一、以保护交通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为核心,突出保障交通安全,追求提高通行效率。 二、坚持道路交通统一管理,明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道路交通中的管理职责。 三、将交通安全宣传上升为法律规定,明确规定政府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机关、部队、企事业单
2020.03.12 223 -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
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
2020.11.01 946 -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哪些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关于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和其他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关道路交通活动的相关内容,机动车驾驶人、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出行时,都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安全出行。
2020.06.15 2,936
-
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有哪些
1、对于不同的时期和地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交通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不同。 2、交通安全是在一定危险条件下的状态,并非绝对没有交通事故的发生。 3、交通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
2022-05-26 15,340 -
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都有哪些?
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有: 1.是在一定危险条件下的状态,并非绝对没有交通事故的发生; 2.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或状态的描述; 3.是相对的,绝对的交通安全是不存在的;
2023-02-20 15,340 -
道路交通安全有哪些特点
1、对于不同的时期和地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交通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不同。 2、交通安全是在一定危险条件下的状态,并非绝对没有交通事故的发生。 3、交通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
2022-11-07 15,340 -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特点是哪些
一、以保护交通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为核心,突出保障交通安全,追求提高通行效率。 二、坚持道路交通统一管理,明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道路交通中的管理职责。 三、将交通安全宣传上升为法律规定,明确规定政府以及公
2022-11-26 15,340
-
00:56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6条怎么处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随意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并且违反临时停车规定的,公安机关交管部门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进行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然在现场但是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
5,983 2022.04.17 -
01:15
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规定有哪些驾驶员的安全行车规定具体如下: 1、驾驶员在车辆驾驶的时候,必须要携带其个人有效的驾驶证、及车辆行驶证以及相关的有关证件; 2、在车辆行使途中,驾驶员需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可进行以疲劳驾车。 3、在车辆行使中,驾驶员必须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662 2022.04.17 -
01:10
探视权的特点有哪些探视权,通常指的是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的与其未成年子女联系、探望、会面、交往和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行使探视权利的时间和方式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当协议不成时,一般由人民法院判决。 探视权的特点有: 1、探视权的权利主体是针对夫妻
50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