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显示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妻子有义务协助丈夫生育,也没有赋予丈夫终止妊娠的同意权——即妻子怀孕后是否生育应由妻子自己决定。医院机构进行中止妊娠手术,只要取得女方同意,在对女方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时,不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规定和诊疗规范、常规、过失或故意造成女方人身伤害的,不构成侵权,不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问题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妻子擅自中止妊娠并没有侵犯丈夫的生育权。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赋予已婚妇女不生育的自由,是为了强调妇女在生育问题上享有的独立权利,不受丈夫意志的左右。由于自然生育过程是由妇女承担和完成,妇女应当享有生育的最后支配权。如果妻子不愿意生育,丈夫不得以其享有生育权为由强迫妻子生育。
生育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夫妻双方各自都享有生育权,只有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共同行使这一权利,生育权才能得以实现。 《妇女权益保障法》赋予已婚妇女不生育的自由,是为了强调妇女在生育问题上享有的独立权利,不受丈夫意志的左右。 由于自然生育过程是由妇女承担和完成,妇女应当享有生育的最后支配权。 如果妻子不愿意生育,丈夫不得以其享有生育权为由强迫妻子生育。 妻子未经丈夫同意终止妊娠,虽可能对夫妻感情造成伤害,甚至危及婚姻的稳定,但丈夫并不能以本人享有的生育权对抗妻子享有的生育决定权,当夫妻生育权冲突时法律必须保障妇女不受他人干涉自由地行使生育权。
-
终止妊娠离婚
如果终止妊娠六个月内男方要求离婚;或者因女方与他人通奸导致怀孕,男方提出离婚的,男女双方可以相互协商,直到双方都自愿离婚并对财产分割无异议时,就可以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来实现在怀孕期间离婚的目的。
2021.02.08 190 -
上班途中中止妊娠算工伤吗
上下班途中中止妊娠不算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2020.07.29 130 -
-
夫妻离婚后妻子擅自中止妊娠属于侵权吗
1.“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是无法构成“侵犯丈夫生育权”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育龄夫妻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划生
2022-06-11 15,340 -
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是否侵犯丈夫生育权
仅仅是“妻子未经同意擅自中止妊娠“,是无法构成“侵犯丈夫生育权”的。那得看是在什么情况下。首先,妻子为什么要终止妊娠?妻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擅自终止妊娠”?在其终止妊娠前,作为丈夫的你向其作了哪些思想
2022-05-04 15,340 -
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是否侵犯丈夫生育权?
男性的生育权作为其他民事权利,需要妻子自怀孕起到胎儿出生这一段时间内的自觉自愿配合才能完全实现,但女方是否愿意继续孕育胎儿涉及女方的人身自由权和健康权,属公民基本权利。当其他民事权利和基本民事权利相冲
2022-05-26 15,340 -
妻子擅自中止妊娠侵犯了丈夫的生育权吗
1.“妻子擅自中止妊娠“,是无法构成“侵犯丈夫生育权”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育龄夫妻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划生
2022-05-21 15,340
-
00:56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处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处罚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对未取得
7,119 2022.04.17 -
00:46
社保缴费一直显示缴款中社保缴费一直显示缴款中,一般是税务局的服务器出现问题,或者是缴费账户里面没有钱了,税务局收不到缴纳的款项,所以提示为缴费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
11,432 2022.04.17 -
01:13
什么属于医疗机构执业责任以下属于医疗机构执业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患者或家属经济损失;具体数额的确定,患方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确定,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确定。各项赔偿项目确定后一次性支付,赔偿结束后不得再反悔; 2、行政责任:对于医疗机构,
2,04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