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伤鉴定后去辞职是否能得到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工伤鉴定下来并不需要辞职就能拿到赔偿,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下来不是要辞职才能拿到赔偿,如果没有缴纳社保,那么直接和单位协商或者去仲裁委起诉要求支付工伤赔偿,仲裁时间30-45天。如果单位有缴纳是社保,鉴定结果出来15天之后去社保局申请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社保大慨一个月左右会出来第一笔赔偿(具体以社保局的办公时间为准)之后你离职可以再向社保申请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最后一笔是单位支付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因此,工伤鉴定后不需辞职就能拿到赔偿金。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33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离职后能否得到工伤赔偿
离职后能得到工伤赔偿。劳动者工伤认定后辞职,用人单位也应当给予补偿。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后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的主要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一次性就业补助、一次性医疗补助、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
2022.04.17 445 -
工伤残鉴定后辞职能拿到赔偿金吗?
工伤后做完伤残鉴定后还没拿到赔偿钱可以辞职,是否离职并不会影响享受工伤待遇。工伤是在职期间发生的,就应当享受工伤待遇,即使事后离职也不会影响工伤待遇的发放。如果单位因此不给发放工伤待遇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而且离职的员工还可以享受一次
2020.03.30 147 -
工伤后辞职了还能得到工伤赔偿吗?
工伤辞职后用人单位需要赔偿。劳动者遭受意外伤害的事实,发生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除了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及停工留薪期工资待遇之外,劳动者其他工伤赔偿项目,与辞职行为无必然联系,不会因劳动者的辞职,给劳动者的工伤待遇造成
2020.02.06 361
-
工伤鉴定后自己辞职能得到赔偿吗
辞职后可以拿到工伤待遇的赔偿。工伤待遇一共分为三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还有停工留薪期工资、医药费等等。、工伤等级鉴定下来,如果是缴纳工伤保险的,由工伤基金支
2022-02-09 15,340 -
辞职后不去鉴定现在不离职能得到赔偿吗
达到最低十级及以上伤残的有三项赔偿,分别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社保支付给伤者)、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由社保支付给伤者--也有些地区规定该项赔偿由企业支付给伤者)、一次性伤残再就业金(由企业支付给伤者)
2022-10-18 15,340 -
工伤辞职后能得到赔偿吗
1.申请辞职不会对赔偿产生影响,工伤的赔偿标准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各地市出台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确定的。 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可享受如下
2022-04-26 15,340 -
工伤后辞职能不能得到赔偿
工伤之后辞职,如果有相关赔偿是可以请求的。工伤伤残的,可以请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中,前一补助金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就可以要求支付的,后二项赔偿是劳动合同终
2022-04-09 15,340
-
01:14
工伤十级伤残能得到哪些赔偿
工伤十级伤残,劳动者可以得到以下的赔偿:首先,劳动者可以得到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伤残等级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来说,被认定为十级伤残的劳动者可以得到相当于七个月的本人工资,作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其次,劳动者还可以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3,356 2022.04.15 -
01:21
工伤鉴定去哪做
工伤认定应当去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人可以是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不提出的,本人或者本人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一年内提出申请。提出申请时应该带上工伤认定申请表
2,877 2022.04.15 -
01:05
受工伤应该得到哪些赔偿
受工伤应该得到以下的九种赔偿,具体如下: 1、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4、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的费用; 5、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6、
1,62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