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怎么清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解散公司后的清算方式:自解散原因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由董事或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 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一百八十八条 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破产清算流程: 1、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2、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3、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 4、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5、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
公司解散怎么清算
公司破产清算流程: 1、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2、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
2020.06.03 205 -
公司解散清算费怎么算
公司解散清算费的确定方式为清算组人员工资、公证费、办公费、诉讼费、审计费、公告费、差旅费、财产估价费和变卖费等费用的总和。公司只有依法清算之后才能够注销。
2020.03.14 133 -
解散公司了怎么清算
清算被解散公司的流程:《公司》的规定,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进行公告;再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制定清算方案;清算结束后,制定清算报告,并申请注销。
2020.01.03 141
-
公司解散怎么清算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方法: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小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小组由董事或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自解散原因出现之日起15日内开始清算。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制定相应的
2021-12-22 15,340 -
公司解散怎么清算?
《公司法》关于公司解散的规定: 第一百八十三条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
2022-04-24 15,340 -
公司解散清算
公司解散清算程序: 1、成立清算组; 2、由清算组通知债权人; 3、结束清算工作,办理注销登记; 4、将公司解散情况公告。根据《公司法》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 (一)项、第 (二)项、第 (四)项、
2022-06-07 15,340 -
公司解散清算费怎么算
公司解散清算费有; (一)清算费用;包括清算组人员工资、办公费、公告费、差旅费、诉讼费、审计费、公证费、财产估价费和变卖费等。 (二)应支付的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 (三)应缴纳的税款。
2022-05-31 15,340
-
01:35
公司解散清算流程怎么走
公司解散清算流程为: 1、首先需要成立清算小组,公司应该在解散理由出现当日起的15天之内成立清算小组。 2、登记债务债权后,清算小组还需清理公司的财产,一般清算组会委托审计单位做相关的审计工作; 3、待审计完成后,则需制定相关的清算方案,并
1,994 2022.04.17 -
01:08
公司解散流程怎么走
公司解散的流程如下: 成立清算组。 因为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满,或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时,或股东会决议解散时,则要在半个月内成立清算组。 通知债权人。 成立清算组的当天起,要在十天内通知债权人,并两个月内在报纸上最少公告三次;债权
1,423 2022.04.17 -
01:13
公司解散程序怎样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公司的解散程序为: 1、由公司债权人提出破产清算申请。债务人可以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或者股东会决议解散时,应当在15天内成立由全体股东组成的清算组。 2、政府有关部门对申请进行受理,其中,公用企业和国计民
1,74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