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法院传票不去开庭的后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被告不到庭可以缺席判决也可以拘传:拘传的适用条件:(1)原告和被告都可以适用。《民诉法解释》第174条①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②对原告适用的条件:对必须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实的原告③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拘传其到庭。《民诉法解释》第235条④对必须接受调查询问的被执行人、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实际控制人,经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人民法院可以拘传其到场。《民诉法解释》第484条(2)经过两次传票传唤。(3)无正当理由不到庭。(4)拘传必须用拘传票,并直接送达被拘传人。《民诉法解释》第175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关于收到法院传票后不到庭参加诉讼有什么样的后果问题,首先需要区分自己的诉讼地位。在民事诉讼中,作为原告,收到传票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作为被告、第三人,拒不到庭参加诉讼的,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会有两种后果: 一、被拘传。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针对必须到庭的被告。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二、法院进行缺席判决。我国法律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
收到法院的传票不去开庭后果有哪些
会有两种后果: 一、被拘传。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针对必须到庭的被告。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二、法院进行缺席判决。我国法律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
2020.12.24 411 -
收到法院传票不去开庭有什么法律后果
会有两种后果: 一、被拘传。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针对必须到庭的被告。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二、法院进行缺席判决。我国法律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
2020.03.09 183 -
欠钱收到法院传票不去的后果
民间的借贷案件如果联系不上被告,导致法律文书无法送达给被传唤人的,可以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公告六十日后,就视为已经送达,就可以开庭审理。无论是由于客观的原因不能收到传票,还是主观上躲避诉讼的行为,被告人不出庭都是非常不利的。这不仅不利于法院
2022.04.12 1,645
-
收到法院传票不去开庭的后果有哪些
会有两种后果: 一、被拘传。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针对必须到庭的被告。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二、法院进行缺席判
2022-07-05 15,340 -
收到法院的传票可以不去吗,然后开庭
如果不到庭案件事实问题将无法审查清楚。当现实当中有很多问题出现,被告经传票或多次传唤拒不到庭的情形时候发生,这样不经原告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而且影响了法院的工作效率。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现行法律没有明
2022-03-30 15,340 -
收到法院传票传票不去有什么后果
法院传票不去会有两种后果: 一、拘传 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针对的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比如赡养、抚育、扶养的案件中,原被告之间有一定亲属关系,适宜调解,如果被告不到庭
2022-05-28 15,340 -
收到法院传票可以不去开庭吗?
1、民事诉讼中,收到法院传票可以不去,但是应承担其不参加庭审的法律后果。 2、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被告经传票传唤
2022-06-11 15,340
-
01:27
收到法院传票不去会怎么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该规定表明,如果收到法院的传票,且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才可以适用拘传。所以当事人有可能被法院拘传。但是对被拘传人的调
8,248 2022.04.17 -
01:21
收到法院传票不理会怎么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该规定表明,如果收到法院的传票,且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才可以适用拘传。所以当事人有可能被法院拘传。但是对被拘传人的调
5,085 2021.03.05 -
00:52
法院传票可以拒收吗?法院传票可以拒收。法律规定受送达人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人员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因受送达
6,43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