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涉外商标许可合同备案规定如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涉外商标许可合同备案规定: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如果被许可人不能保证商品质量,许可人有权制止出售使用该商标的商品。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
《商标法》第四十三条,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许可人应当将其商标使用许可报商标局备案,由商标局公告。商标使用许可未经备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涉外商标许可合同备案规定: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如果被许可人不能保证商品质量,许可人有权制止出售使用该商标的商品。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
涉外商标许可合同备案规定: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如果被许可人不能保证商品质量,许可人有权制止出售使用该商标的商品。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
-
商标如何办理许可合同备案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的办理方式:转让双方携带由双方共同签字或盖章的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共同前往当地的商标局,填写相应的申请表,交费窗口缴纳备案规费,等待商标局审核即可。若审核通过的,由商标局公告。
2020.01.19 114 -
涉外商标许可合同备案注意事项有哪些
关于涉外商标使用许可,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如果被许可人不能保证商品质量,许可人有权制止出售使用该商标的商品。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
2020.04.13 141 -
我国涉外注册商标许可合同是否必须备案?
在我国涉外注册商标许可合同必须备案。如不备案,许可人或者被许可人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直至报请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
2020.05.30 182
-
涉外商标许可合同备案规定如何
涉外商标许可合同备案规定: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如果被许可人不能保证商品质量,许可人有权制止出售使用该商标的商品。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
2022-06-22 15,340 -
如何办理涉外商标许可合同备案手续
涉外商标许可合同备案规定: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如果被许可人不能保证商品质量,许可人有权制止出售使用该商标的商品。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
2022-11-03 15,340 -
涉外注册商标许可合同是否必须备案
涉外商标是指外国商标所有者在我国申请商标注册,或是我国出口商品的注册商标。外国人或外国企业在我国申请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即涉外商标许可合同备案的办理则需提交备案格式正副本各l份,合同副本3份。
2022-07-16 15,340 -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如何备案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处理的方式:许可双方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报商标局备案,由商标局公告。且前述许可合同应当说明注册商标使用许可人、被许可人、许可期限、许可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范围等事项。
2022-11-07 15,340
-
01:07
注册商标许可使用必须备案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注册商标的商标权人享有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商标权人可以与他人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许可人应当将其商标使用许可报商标局备案,由商标局公告。商标使用许可未
2,481 2022.04.15 -
01:03
商标转让后许可合同是否有效注册商标的许可合同除了需要备案之外与一般的民事合同无异,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合同的一般性规定。商标权人转让商标后就不享有商标权了,也就不再享有商标的处分权,其之后签订的许可使用合同属于无权处分的合同。根据法律规定,该类合同属
1,309 2022.04.17 -
00:59
技术许可合同的合同效力如何技术许可合同的合同效力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的案情来作出判断。首先,技术许可合同作为典型合同的一种,要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必须满足合同生效的基本要件。第一,技术许可合同的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技术许可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以及行政
1,3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