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况就决定夫妻都有承租的权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夫妻双方在下列情况下都有承租权: 1、婚前一方租用的公房,以一方名义登记; 2、婚后以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以一方名义登记; 三、其他法定情形,夫妻双方都有承租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六条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第二十七条 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下情况下夫妻都有承租的权利: 1.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登记在一方名下的; 2.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登记在一方名下的; 3.夫妻都有承租的权利的其他法定情况。
夫妻都有承租的权利: 1.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 2.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双方均为本单位职工的; 3.一方婚前借款投资建房取得的公房承租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借款的; 4.婚后一方或双方申请取得公房承租权的; 5.婚前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后因该承租房屋拆迁而取得房屋承租权的。
-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况都有哪些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况有: 1、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2、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3、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4、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5、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其他情况。
2021.02.04 142 -
丧失继承权的情况都有哪些
丧失继承权的情况有: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无论是既遂还是未遂,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都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虐待被继承人的情节是否严重,可以取决于实施虐待
2022.04.14 209 -
丧失继承权都有哪些情况
丧失继承权的情况如下: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或者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丧失受遗赠权; 2、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 3、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
2022.04.07 173
-
哪些情况下夫妻都有承租的权利
夫妻都有承租的权利: 1.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 2.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双方均为本单位职工的; 3.一方婚前借款投资建房取得的公房承租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借款
2022-05-12 15,340 -
什么样的情况下要对夫妻有这样的承租权?
夫妻都有承租的权利: 1.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 2.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双方均为本单位职工的; 3.一方婚前借款投资建房取得的公房承租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借款
2022-06-04 15,340 -
夫妻有承租的权利吗?
夫妻都有承租的权利: 1.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 2.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双方均为本单位职工的; 3.一方婚前借款投资建房取得的公房承租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借款
2022-06-07 15,340 -
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况都有哪些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准予或不准离婚应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区分的界限。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应当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和有无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综合分析。根据婚姻法的有关
2021-06-26 15,340
-
00:50
宣告专利无效的情况有哪些宣告专利无效的情况有以下四点: 1、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 2、授予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不具备相关规定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规定; 4、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超出了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
594 2022.11.21 -
01:14
工伤都包含那些情况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873 2022.04.17 -
01:34
专利权终止的情形有哪些根据我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专利权终止分为保护期限届满的终止和保护期限届满前的终止。不同种类的终止原因各不相同。 首先,保护期限届满的终止是因为专利具有保护期限,在保护期内,任何人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都不能为生产、经营使用他人
2,83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