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医保卡怎么报销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大学生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一个保险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从7月1日起生效,并按未成年人医疗保险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一)在门诊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按下列比例给予报销,其余部分个人自付: 1。医疗费用不满1000元的部分,报销35%; 2。医疗费用在1000元(含1000元)以上,不满5000元的部分,报销45%; 3。医疗费用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不满10000元的部分,报销55%; 4。医疗费用在10000元(含10000元)以上的部分,报销65%。 (二)在住院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按下列比例给予报销,其余部分个人自付,年度内多次住院的医疗费累计计算: 1。医疗费用不满10000元的部分,在三级、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分别为55%、65%和75%; 2。医疗费用在10000元(含10000元)以上的部分,不满20000元的部分,在三级、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分别为60%、70%和80%; 3。医疗费用在20000元(含20000元)以上的部分,在三级、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分别为65%、75%和85%。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学生医疗保险报销需准备如下资料:医院出具的医疗费用缴费凭证或收费发票、医院诊断证明、学生身份证明、参保凭证等。然后携带上述资料到学校财务处填写理赔申请书,委托办理申请给付保险金手续。保险公司审核结案后,会将赔付金额划拨至学校账目上,再由学生通过提供学生证明到财务处领取保险金。
-
没有医保卡的学生怎么报销
大学生医保没有医保卡只需要在医保中心补办医保卡就可以报销了。个人可以通过提供相关材料到所属医保中心报销。一般情况下,若个人未领到医保卡,可以到医保中心做一张专门用来看病的临时卡,以方便就医。
2020.09.06 1,309 -
学生医保怎么报销
大学生医保报销流程 1、住院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出院后再凭《市城镇居民大学生医疗保卡》、身份证、门诊病历、出院小结、费用总清单、疾病诊断证明书、有效票据(发票原件)、医嘱、病案首页复印件,学校开具的证明,. 2、(转外就医)开通刷卡结算功
2020.01.06 293 -
大学生医保怎么报销
1、校医务室就医 参保大学生在校医务室就医时,须携带本人的大学生医疗保险证,由医务室的医务人员确认其身份,在就医时产生的所有费用先由大学生个人垫付,本人必须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待就医结束后,携带大学生医疗保险证、门诊病历、医疗费用票据、检验报
2020.01.01 1,225
-
学生医保卡报销范围
1.在校医务室就诊带医保卡及医保病历,首次未办理医保病历的到医务室办理(提供本人1寸相片及医保卡)XX.需到校外医院就诊者必须先经校医院主诊医师签写转诊意见,才能到指定的定医院就诊。未经批准而自行转诊
2022-10-23 15,340 -
学校医保卡生小孩怎么报销
停止缴费三个月就被冻结封存了,无论报销多少都与你没有关系了。
2022-10-23 15,340 -
大学生医保怎么报销学生医疗保险报销条件
大学生医保的报销流程:发生的医疗费用如果在报销范围之内的,可以携带本人的住院门诊病历、缴费单据、医保卡等直接去学校的医院报销,或者直接在定点的医院、药店等报销。
2022-07-13 15,340 -
大学生医保怎么报销
大学生医疗保险报销标准如下:(一)门诊发生的符合要求的医疗费用,按以下比例报销,其余个人支付:1。医疗费用不足1000元的,报销35%;2、医疗费用在1000元(含1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
2021-11-01 15,340
-
01:02
生孩子医保卡怎么报销的生孩子医保卡报销的流程如下:购买居民医疗的生孩子费用报销流程相对比较简单,一般直接在医院进行报销即可。通常医院会在产妇办理住院手续的时候,留下社保卡,生育服务证,之后会在自动在结帐的时候划走报销费用部分。购买职工医疗的报销相对来说更加麻烦,
7,007 2022.05.11 -
00:58
大学生医保和农村医保哪个报销多大学生医保和农村医保相比,大学生医保报销多。在校大学生入学的时候学校都会办理大学生医保,性质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所交的费用比居民便宜很多,因为国家会进行补助,而且报销比例比居民的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
10,963 2022.05.11 -
01:03
农村医保生孩子怎么报销农村医保生孩子报销如下:需要到当地医疗管理中心或指定医疗机构医保结账窗口报销。其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原始发票,用药清单,病历本等其它材料。医保的报销是按比例进行的,一般在70%左右浮动。其报销的比例和多少跟自己的检查和用药情况,医
6,52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