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合同哪些合同无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间借贷合同应当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包括: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存在下列情形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合同签订形式或内容违背公序良俗的; 2、与他人订立民间借贷合同,以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等。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民间借贷合同是无效的: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
哪些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以下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 2、与他人订立民间借贷合同,以取得的资金转贷; 3、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等。
2020.05.24 135 -
哪些民间借贷合同属无效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2、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3、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
2020.07.10 94 -
哪些民间借贷合同是无效的合同
下列民间借贷合同是无效的合同:贷款人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转贷的;贷款的资金来源于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的;或者贷款人没有放贷资质,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等。
2021.03.24 157
-
哪些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下合同的无效问题。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几种合同是无效的,以欺诈、胁迫的方式签订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反
2022-08-24 15,340 -
哪些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下列情况下的借贷关系不具有法律效力: 1、借贷进行非法活动的 2、借贷进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 3、非金融企业以合法借贷掩盖的非法金融活动。 4、明为联营实为借贷的。 5、违背真实意图的借贷关系。《民
2023-06-28 15,340 -
哪些民间借贷合同是无效的合同
以下这些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
2022-10-16 15,340 -
哪些民间借贷合同是无效合同的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
2022-08-07 15,340
-
01:12
民间借贷合同能解除吗
民间借贷合同也可以解除,但需要满足约定或者法定的条件。具体来说,能够解除的民间借贷合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双方事先约定了特定的条件下能够解除民间借贷合同;2、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协商的方式,解除民间借贷合同;3、出现了法律规定
1,140 2022.04.17 -
01:08
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可以知道,如果借款合同存在下面几种情形之一的,借款合同就属于无效合同: 第一,出借人是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并且借款人事先知情或者应当知情。因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来源于自己合法收入,禁止
1,628 2022.04.15 -
01:12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有效的民间借贷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
578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