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婚假工资的计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婚假工资如何按照法律规定计算,使用者可以制定本部门的规章制度,但各部门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果单位的土地政策违反了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个规章制度是违法无效的,对员工没有约束作用。如果公司强制按照土地政策工作,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通报,要求公司赔偿损失。在结婚假期的问题上,国家对员工的休息、休假有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员工结婚假期和旅行假期问题的通知确定员工本人结婚,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公司行政领导批准,适当给予1~3天的结婚假期。假期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发工资。批准的葬礼假期和旅行假期中支付员工的工资。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但并未明确规定工资计发的标准。因此,在结婚假期的工资支付标准中,目前不适用于全国统一规定。但上海市从去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企业工资发放办法》对此问题有一定规定。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方法》的规定,婚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照这样的原则确定。(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单位(职务)相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时,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未约定的,用人单位和员工代表可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单位(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以上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不得低于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开始。”。
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2017修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职工病假工资怎么计算
首先,病假工资基数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没约定的,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其次,关于病假工资比例,按照当事人的工龄计算,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算;工龄满2年不满4
2021.04.27 866 -
职工病假期的工资怎样计算
病假工资计算: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月计薪天数)×计算系数×病假天数。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2020.11.19 122 -
女职工产假的工资计算方法?
计算妇女产假工资的办法:如果用人单位为女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算,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生育津贴;如果未参加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女职工产假前的工资标准来支付工资。
2020.05.09 150
-
职工病假工资的计算?
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除劳动法第二十五
2022-05-21 15,340 -
职工病假工资计算
病假工资需根据用人单位公司规章制度确定,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59.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
2022-04-05 15,340 -
婚假工资的计算
根据《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的规定,期间的工资应当按这样的原则确定:(一)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
2022-08-24 15,340 -
女职工产假工资计算
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产假包括:98天、
2021-10-19 15,340
-
01:06
职工请病假工资怎么算职工请病假工资计算的规定如下:根据法律的规定,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公负伤连续休假在六个月以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以下标准向员工支付病假期间的工资:连续工龄不满两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算;连续工龄满两年不满四年的,按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计算,
7,577 2022.05.11 -
01:15
五一后离职五一假期算工资么五一后离职五一假期算工资。五一假期属于法定期间,劳动者在法定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
16,686 2022.05.11 -
01:13
职工的婚假多少天20222022年职工的婚假天数为三天,具体如下: 1、按法定结婚年龄,即女不低于20周岁,男不低于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即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
5,796 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