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在看守所醉驾可以取保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醉驾是指血液中酒精的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涉嫌危险驾驶罪,会受到刑法处罚; 2、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对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醉驾者已经被拘留到看守所的,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可以取保候审: (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3)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看守所一般情况下要多久才判刑,应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如果行为人是单纯的违法行为,并不构成犯罪的,不会判刑;如果行为人是涉嫌犯罪的,那么其在看守所待的时间可能就比较长了,没有一个固定的期限。
-
醉驾在看守所关了7天什么情况
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拘留或者取保候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2020.10.21 216 -
人在看守所一般多久可以办取保候审?
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话从递交申请书到审核、批准,一般要一个星期左右,批准后24小时内会执行取保,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
2020.01.30 262
-
在看守所一般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保外就医
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时保外就医:(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于临时监外执行,不危害社会。可能有社会危险或
2021-12-30 15,340 -
醉驾在看守所里多久可以取保候审,醉驾被拘留的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涉嫌危险驾驶罪,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定条件,如患有严重疾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责令其缴纳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人后予以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
2022-02-28 15,340 -
醉驾在看守所可以吸烟吗
关于醉驾看守所可以吸烟吗的问题回答见下 如果你因醉驾被拘役一个月,可以携带替换的衣服和少量的目用品。 看守所内不允许吸烟,这是肯定的。
2022-08-09 15,340 -
在看守所什么情况下可以保外就医?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保外就医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2022-06-11 15,340
-
01:01
在看守所可以取保吗
可以的,在看守所的嫌疑人如果判决还没有生效,如果符合以下条件的,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首先有权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是人民法院,检察院或者是公安机关,其次取保候审的条件包括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在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而采取取保候审
3,589 2022.04.17 -
01:05
在看守所可以取保候审吗
可以取保候审。在看守所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案件在如果在侦查阶段,那么就向公安机关申请。在侦查阶段办理取保候审是效率最高的。如果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那么会比侦查阶段更加的困难。第三就是审判阶段。例如证据不足,超期羁押的,都有可能会在这个阶段
5,221 2022.04.15 -
01:11
看守所可以取保候审吗
看守所不会办理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
1,42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