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缓刑记录隔二年还能去杭州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过缓刑记录,只要有正当理由,经过考察机关批准后,g20期间能去杭州。《刑法》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第七十七条【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温州人去杭州是不用隔离的,因为目前国内疫情的形势已经有所缓和,但建议大家还是要注意对疫情的防控以及注意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配合当地的体温检测、减少出行、外出回来一定及时进行消毒、务必佩戴好口罩等等。
-
缓刑一年有记录吗
被判一年缓刑有案底案底是不能消掉的。缓刑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一种特殊的刑罚执行制度,被判处刑罚被适用缓刑事的罪犯,进行社区矫正,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规定的,考验期满认为原判的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不再实际执行。但刑罚实际不再执行,并不表示当事人
2020.04.05 205 -
有犯罪记录可以在杭州落户吗
有前科是可以买房落户的,只要是自由的自然人,需要符合买房落户就可以。 买房落户的手续:1.带着购房合同相关派出所领取申请表,填写完整;2.申请表盖章,申请表去小区被管辖的社区服务处盖章;3.派出所领导签字;4.审核手续,领取迁移证;5.迁入
2020.12.22 474 -
过年杭州限行吗
杭州春节期间不实行“错峰限行”,但是西湖景区限行。根据《关于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实行机动车环保行动的通告》规定,全年双休日及国定节假日(遇调休以国务院规定为准,下同)的8时30分至17时,禁止国Ⅱ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汽油)的机动车在环湖道路
2020.08.16 396
-
缓刑犯被判过缓刑后还有记录吗?
判处缓刑的,也属于刑事处罚,会留下犯罪记录。犯罪记录永久保存,不能消除。《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
2022-05-29 15,340 -
缓刑人刑罚判过有记录吗
1.判处缓刑的,也属于刑事处罚,会留下犯罪记录。犯罪记录永久保存,不能消除。 2.《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
2022-05-24 15,340 -
判过缓刑的人有记录吗
1.判处缓刑的,也属于刑事处罚,会留下犯罪记录。犯罪记录永久保存,不能消除。 2.《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
2022-05-16 15,340 -
缓刑能回去过年吗?
缓刑期间管得严格,并且规定应当遵守的制度。 《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
2022-08-19 15,340
-
01:01
缓刑买火车票有记录吗
缓刑期间,犯罪分子也可以购买火车票。换句话说,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也可以通过购买火车票的方式,乘坐火车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只是需要经过考察机关的批准。 具体来说,缓刑犯了应当遵守以下的规定:1、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
1,444 2022.04.17 -
00:50
超过三年的转账记录能起诉吗
超过三年的转账记录可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欠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债务人产生了诉讼时效抗辩的权利,而非债权人丧失起诉权。一旦债务人
2,982 2022.04.17 -
00:53
超过3年刑期能判缓刑吗
超过三年刑期不能判处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我国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还应符合犯罪情节轻微、没有再犯危险性、具有悔罪表现、宣告缓刑不会对所居住的社区造成不利影响等条件。除此之外,
2,21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