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不服,或者不服,可以采取哪些救济途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选择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予以救济。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救济途径可由当事人自行选择,既可直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不经过行政复议而直接起诉,但根据《行政复议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定,某些特定行政行为的救济途径应当遵守行政复议前置的制度,即如果法律、法规规定行政相对人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否则未经行政复议而提起行政诉讼,会裁定驳回起诉。复议前置的情形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例如,商标、专利行政案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有两种:一是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二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有两种:一是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二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被裁决受治安管理处罚的人或者被侵害人不服公安机关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才觉得,在接到通知后5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申诉后5日内作出裁决;不服上一级公安机关裁决的,可以在接到通知后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有两种: 一是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二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有两种:一是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二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020.04.20 718 -
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当事人可以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此期间还可以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2020.10.04 189 -
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期限
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有两种: 一是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二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也可以在收
2020.01.08 177
-
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根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救济途径的答复如下: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仍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2022-07-02 15,340 -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行政处罚法》第五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第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
2022-03-13 15,340 -
不服行政复议的救济途径有哪些途径?
不服行政复议的救济途径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种救济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针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认为行政执法人员的某些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上一
2022-07-12 15,340 -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哪些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
不服处分,申请复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二章行政复议范围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2022-01-22 15,340
-
00:56
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如下: 1、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申请再审:当
4,360 2022.04.17 -
00:51
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属于司法拘留的范畴。司法拘留是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审判活动正常进行,对实施了严重妨害诉讼活动的人,采取限制其短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法院拥有司法拘留的决定权。当事人对司法拘留决
1,582 2022.05.11 -
01:27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 1、卫生行政复议; 2、卫生行政诉讼; 3、国家赔偿。 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规定向有权受理的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
7,32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