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行政处罚法》确立了行政处罚听证制度。听证制度赋予被处罚人进一步申辩和提出意见的权利,有利于维护其合法权益,是被处罚人享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建立听证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使受到行政处罚的一方有权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另一方面,有利于控制行政权的行使,规范行政权的使用。通过听证程序,行政机关和相关人员和相关人员建立了平等对话机制,听证各方在听证过程中加强沟通,使根据听证做出的处罚决策更加可信。基于自身的说服力和公正性,听证也能促进处罚决定的顺利实施,缓解社会矛盾。因此,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处罚前,应当通过听证程序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并非所有行政处罚案件都必须经过听证程序,听证不是所有行政处罚的必要程序。只有在法律规定的适用范围内,当事人才能要求听证。治安管理处罚是行政处罚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了听证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和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举行听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适用听证制度的治安管理处罚范围包括两种:一种是吊销公安机关颁发的许可证的治安案件,另一种是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的治安案件。对于这两类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被处罚人有权要求听证。一般而言,《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适用听证制度的处罚范围较小。主要是考虑到听证制度适用于治安案件。一是要兼顾公平和效率。一般只有在可能严重侵害相对人利益的情况下才适用听证程序;第二,结合我国国情,治安案件的特点是危害社会秩序,数量多,违法事实简单易查。对于这些不构成犯罪的案件,应采取适当简单的程序及时处理。《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规定对行政拘留处罚进行听证,主要考虑:一是行政拘留适用广泛,如果都举行听证,很多案件无法及时处理;二是听证期间需要拘留处罚的当事人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可能对社会秩序产生不利影响。第三,为了解决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避免被处罚人错误拘留的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法》专门规定了暂停行政拘留的执行。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被处罚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可以申请暂停行政拘留。因此,有必要限制听证范围。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安管理处罚案件进行处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有权要求听证。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精神,公安机关应当告知但未告知的,属于程序违法,可能导致行政处罚决定无法成立。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如符合听证范围,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无异议,或有异议,但未要求听证的,不予听证。此处所说的依法举行听证,是指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具体听证程序进行听证。具体包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安机关通知后三日内提出。公安机关应当在听证前七天通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和地点。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听证会公开举行。听证会由公安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会,也可以委托一两个人代理。公安机关在举行听证时,应当提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法律的事实、证据和治安处罚建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申辩和质证。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审查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此外,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不承担公安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一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机关作出以下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1.较大数额罚款; 2.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 3.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4.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5.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 6.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
公安机关受理听证后应当在举行听证的几日前
七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第四十二条,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2020.08.04 608 -
公安人员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行政处罚决定吗
该问题主要涉及了治安管理行政处罚中简易程序的问题。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的,如其必须是有法定依据;违法事实确凿;较小数额罚款等。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处罚,一定不能适用简易程序。这是对行政相对人利益的有效保障。
2020.12.11 266 -
行政机关作出什么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
行政机关作出以下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1.较大数额罚款; 2.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 3.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4.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5.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
2020.02.19 400
-
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六条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 (二)
2022-01-23 15,340 -
公安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前要告诉当事人吗
1、公安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2、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3、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
2022-07-24 15,340 -
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什么决定?
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内容包括被处罚人的基本情况和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等。处罚决定书要当场交付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
2022-02-14 15,340 -
企业在作出环境行政处罚决定前,是否有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
根据《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48条“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关事实、理由、依据和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权利。在作出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较大数额的罚款和没收等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
2022-03-05 15,340
-
00:53
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当事人履行的期限是
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当事人履行的期限一般是:十五个工作日内。 行政处罚通知书送达经当事人签收后,三个工作日下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在送达当事人手上的,当天起算起,必须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处罚,而当当事人拒绝签署行政处罚决定书时,送达
2,242 2022.04.18 -
01:09
盗窃治安管理处罚法
盗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具体如下: 1、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会被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重的,会被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15,562 2022.04.17 -
00:58
公安机关管辖范围
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具体如下: 1、公安机关对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刑事案件有权立案侦查; 2、使用各种秘密侦察手段的权力,包括秘密监视、秘密搜查、使用秘密力量进行内线侦察和阵地控制,以及使用秘密的技术手段等; 3、有权依法使用武器和警械,实行
7,218 2022.04.17